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我国无罪判决的现状 | 第13-29页 |
1.1 无罪判决的司法现状 | 第13-21页 |
1.1.1 公诉机关以撤回起诉消解无罪判决 | 第13-15页 |
1.1.2 审判机关以反复发回重审规避无罪判决 | 第15-18页 |
1.1.3 审判机关以留有余地判决代替无罪判决 | 第18-21页 |
1.2. 无罪判决的异化及其危害 | 第21-29页 |
1.2.1 无罪判决趋零化 | 第21-25页 |
1.2.2 无罪判决异化的危害 | 第25-29页 |
第二章 无罪判决异化的根源分析 | 第29-41页 |
2.1 无罪司法理念的迷失 | 第29-30页 |
2.2 诉讼构造关系异化 | 第30-32页 |
2.3 不合理的司法绩效考核机制 | 第32-34页 |
2.4 错案追责的风险规避 | 第34-35页 |
2.5 来自政法委、检察院、被害方与社会舆论的压力 | 第35-39页 |
2.5.1 来自政法委的压力 | 第35-36页 |
2.5.2 来自检察院的压力 | 第36-37页 |
2.5.3 来自被害方与社会舆论的压力 | 第37-39页 |
2.6 无罪辩护机制不健全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无罪判决的理性回归 | 第41-50页 |
3.1 无罪理念的回归 | 第41-45页 |
3.1.1 从以侦查为中心到以审判为中心的审判理念革新 | 第41-42页 |
3.1.2 培育无罪理念,增强社会对无罪判决的理解 | 第42-43页 |
3.1.3 尊重司法规律,理性看待司法认识的局限性 | 第43-45页 |
3.2 无罪判决机制的完善 | 第45-50页 |
3.2.1 重塑司法机关职权构造关系 | 第45-46页 |
3.2.2 建立合理的司法考核机制 | 第46-47页 |
3.2.3 完善无罪判决引发的追责机制 | 第47-48页 |
3.2.4 健全无罪辩护机制 | 第48-50页 |
结语: 认真对待无罪判决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