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声表面波器件的特点 | 第9-11页 |
1.2 声表面波器件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页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声表面波器件的版图设计 | 第14-31页 |
2.1 叉指换能器的设计 | 第14-20页 |
2.1.1 具有屏蔽电极的均匀叉指换能器 | 第14-15页 |
2.1.2 加权的叉指换能器 | 第15页 |
2.1.3 带假指的叉指换能器 | 第15-16页 |
2.1.4 分裂指叉指换能器 | 第16-19页 |
2.1.5 其他结构的叉指换能器 | 第19页 |
2.1.6 声表面波叉指换能器的材料 | 第19-20页 |
2.2 多条耦合器的设计 | 第20-21页 |
2.3 声表面波器件基底的设计 | 第21-24页 |
2.3.1 声表面波压电材料的重要参数 | 第22-23页 |
2.3.2 压电单晶材料特性 | 第23-24页 |
2.4 基于多条耦合器的声表面波版图设计软件的开发过程 | 第24-30页 |
2.4.1 软件开发的背景及特点 | 第24-25页 |
2.4.2 软件的系统架构 | 第25-27页 |
2.4.3 matlab 软件实现版图设计的基本绘制思想 | 第27-28页 |
2.4.4 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声表面波器件仿真 | 第31-46页 |
3.1 固体中的声表面波及其传播 | 第31-34页 |
3.2 声表面波器件传播属性的有限元理论计算 | 第34-36页 |
3.3 基于 ANSYS 的声表面波器件的模型建立与仿真 | 第36-45页 |
3.3.1 有限元模型采取的单位制 | 第36-37页 |
3.3.2 有限元模型的材料特性 | 第37-38页 |
3.3.3 二维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第38-42页 |
3.3.4 三维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声表面波振荡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 第46-60页 |
4.1 振荡电路中的声表面波器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50页 |
4.1.1 声表面波器件材料的选择 | 第46-47页 |
4.1.2 声表面波器件结构的设计及特性测试 | 第47-50页 |
4.2 声表面波振荡电路设计 | 第50-55页 |
4.2.1 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4.2.2 声表面波振荡器的原理和类型 | 第51-52页 |
4.2.3 电路的设计 | 第52-54页 |
4.2.4 器件的选用 | 第54-55页 |
4.3 声表面波振荡器电路制作与测试 | 第55-59页 |
4.3.1 声表面波振荡电路的制作 | 第55-57页 |
4.3.2 声表面波振荡电路的测试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