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6页 |
1.1.1 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现状 | 第12-14页 |
1.1.2 农作物秸秆资源及主要用途 | 第14-15页 |
1.1.3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6-21页 |
1.2.1 重组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木材干燥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疏解棉秆热风干燥特性研究 | 第23-3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24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2.4.1 初始含水率对疏解棉秆干燥特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2 风速对疏解棉秆干燥特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3 铺装质量对疏解棉秆干燥特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4 风温对疏解棉秆干燥特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疏解棉秆热风干燥数学模型 | 第31-42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常用薄层干燥模型介绍 | 第31-34页 |
3.2.1 Newton 模型 | 第31-32页 |
3.2.2 Henderson and Pabis 模型 | 第32-33页 |
3.2.3 Page 模型 | 第33页 |
3.2.4 Modified Page 模型 | 第33-34页 |
3.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3.3.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3.3.2 试验方法 | 第34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34-36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3.6 疏解棉秆热风干燥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3.6.1 模型的选择 | 第37-39页 |
3.6.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9-40页 |
3.7 Modified PAGE 模型的验证 | 第40-41页 |
3.8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疏解棉秆力学特性研究 | 第42-46页 |
4.1 温度对疏解棉秆抗弯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4.1.2 试验仪器 | 第42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4.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疏解棉秆热风烘干窑设计 | 第46-59页 |
5.1 总体设计 | 第46-49页 |
5.1.1 干燥室空间设计计算 | 第46-48页 |
5.1.2 干燥室年周转次数 | 第48页 |
5.1.3 干燥室间数 | 第48页 |
5.1.4 烘干窑壁结构 | 第48-49页 |
5.2 阻热材料的选择 | 第49-50页 |
5.2.1 阻热材料种类的选择 | 第49-50页 |
5.2.2 阻热材料厚度的选择 | 第50页 |
5.3 物料衡算 | 第50-51页 |
5.4 热量衡算 | 第51-52页 |
5.5 风机选型 | 第52-53页 |
5.6 控制系统设计 | 第53-55页 |
5.6.1 温度控制 | 第54-55页 |
5.6.2 湿度控制 | 第55页 |
5.7 窑车设计 | 第55-56页 |
5.8 热风炉选型 | 第56页 |
5.9 烘干窑总体结构的确定 | 第56-58页 |
5.10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创新点 | 第59-60页 |
6.3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