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一) 商业方法专利问题的来源和发展 | 第11页 |
1. 商业方法专利的起源 | 第11页 |
2. 商业方法专利的发展 | 第11页 |
(二) 商业方法专利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 商业方法专利概述 | 第15-21页 |
(一) 商业方法概述 | 第15-16页 |
1. 方法的含义 | 第15页 |
2. 商业方法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 商业方法专利概述 | 第16-19页 |
1. 商业方法专利的含义 | 第16-18页 |
2. 商业方法的分类 | 第18页 |
3. 传统商业方法与可专利方法之间的区别 | 第18-19页 |
(三) 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二、 商业方法可专利标准的比较法研究 | 第21-35页 |
(一) 美国商业方法专利发展概述 | 第21-26页 |
1. 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的发展 | 第21-25页 |
2. 美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实践研究 | 第25-26页 |
(二) 欧盟商业方法专利的发展概述 | 第26-29页 |
1. 欧盟商业方法专利的发展 | 第26-28页 |
2. 欧盟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实践研究 | 第28-29页 |
(三) 日本商业方法专利的发展概述 | 第29-31页 |
1. 日本商业方法专利的发展 | 第29-31页 |
2. 日本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实践研究 | 第31页 |
(四) 国外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实践的总结 | 第31-35页 |
三、 我国商业方法专利立法现状和不足 | 第35-49页 |
(一) 商业方法专利问题在中国的缘起 | 第35-39页 |
1. 花旗银行专利布局 | 第35-36页 |
2. 日本公司对国内公司提起专利诉讼 | 第36-38页 |
3. 引起的思考 | 第38-39页 |
(二) 我国商业方法专利立法现状 | 第39-44页 |
1. 立法现状 | 第39-41页 |
2. 《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规则(试行)》 | 第41-42页 |
3. 立法现状总结 | 第42-44页 |
(三) 我国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制度的不足 | 第44-49页 |
四、 我国商业方法专利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49-56页 |
(一) 明确发展方向 | 第49-50页 |
(二) 相关立法建议 | 第50-53页 |
1. 明确商业方法发明可专利法律地位 | 第50-51页 |
2. 进行专项立法,填补法律空白 | 第51页 |
3. 加强对初步审查的重视 | 第51-52页 |
4. 确立整体性审查标准 | 第52页 |
5. 缩短专利审查时间和专利保护期限 | 第52-53页 |
(三) 其他配套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53-56页 |
1. 设立专门的商业方法专利审查部门 | 第53页 |
2. 拓宽审查员的选拔标准,提高审查员的素质 | 第53-54页 |
3.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 第54页 |
4. 加强国际合作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