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电负极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0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0-11页
    1.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1-12页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5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6 石墨烯第15-27页
        1.6.1 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第15-16页
        1.6.2 石墨烯的制备第16-18页
            1.6.2.1 微机械剥离法第17页
            1.6.2.2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17页
            1.6.2.3 氧化还原法第17-18页
            1.6.2.4 S iC 外延生长法第18页
        1.6.3 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的锂电性能第18-27页
            1.6.3.1 石墨烯负极第18-20页
            1.6.3.2 石墨烯复合材料负极第20-27页
                1.6.3.2.1 Si/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0-22页
                1.6.3.2.2 Sn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2-24页
                1.6.3.2.3 Co_3O_4/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4-26页
                1.6.3.2.4 Fe_3O_4/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6页
                1.6.3.2.5 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第26-27页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主要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Sn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研究第28-56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2页
        2.2.1 试剂第28-29页
        2.2.2 实验仪器第29页
        2.2.3 实验步骤第29-31页
            2.2.3.1 石墨烯的制备第29页
            2.2.3.2 S n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9-31页
        2.2.4 结构表征第31页
        2.2.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1-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54页
        2.3.1 氧化石墨烯/石墨烯材料的表征第32-34页
        2.3.2 水热辅助超声法制备 SnO_2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第34-49页
            2.3.2.1 锡源种类的影响第35-45页
            2.3.2.2 碳前驱物种类的影响第45-49页
        2.3.3 模板法制备 Sn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第49-54页
    2.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Si@SiO_x/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研究第56-72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实验部分第56-59页
        3.2.1 试剂第56-57页
        3.2.2 实验仪器第57页
        3.2.3 实验步骤第57-58页
            3.2.3.1 可膨胀石墨的热处理第57页
            3.2.3.2 硅纳米颗粒的预处理第57页
            3.2.3.3 Si@SiO_x/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7页
            3.2.3.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7-58页
        3.2.4 结构表征第58-5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9-71页
        3.3.1 硅纳米颗粒的表征第59-61页
        3.3.2 可膨胀石墨和膨胀石墨的表征第61-62页
        3.3.3 S i@SiO_x/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第62-71页
    3.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4.1 总结第72页
    4.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伺服压力机冲压运动设计与交互式设计系统开发研究
下一篇:新建乙烯裂解及下游装置中聚乙烯装置工艺路线及技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