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广西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本文对于相关研究侧重点的观点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新颖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7-22页
    2.1 环境责任保险的科学内涵第17-18页
        2.1.1 环境责任保险的界定第17页
        2.1.2 环境责任保险的功能第17-18页
        2.1.3 环境责任保险的类型第18页
    2.2 环境污染事故透因理论第18-20页
        2.2.1 持续触发理论第18-19页
        2.2.2 显现理论第19页
        2.2.3 暴露理论第19页
        2.2.4 实际损害理论第19-20页
    2.3 建立环境责任强制保险的意义第20-22页
        2.3.1 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第20页
        2.3.2 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第20-21页
        2.3.3 转嫁企业经营风险第21页
        2.3.4 促进污染治理和环保技术发展第21-22页
第三章 广西及我国部分试点地区的经营状况第22-35页
    3.1 广西的自身环境污染责任风险特点及试点的经营状况第22-26页
        3.1.1 广西的自身环境污染责任风险特点第22-25页
        3.1.2 经营状况第25-26页
    3.2 我国其他试点地区的经营状况第26-31页
        3.2.1 广东第26-27页
        3.2.2 湖南第27-28页
        3.2.3 湖北第28-29页
        3.2.4 河北第29-30页
        3.2.5 江苏第30-31页
    3.3 广西环境污染责任试点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3.3.1 缺乏强制手段,环境立法亦不完善第31-32页
        3.3.2 相关环境法律不健全,企业环境污染赔偿成本过低第32页
        3.3.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计不完善,缺乏有关专业人才第32-33页
        3.3.4 目前环责险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费率厘定水平偏高第33-34页
        3.3.5 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部门企业重利而缺失社会责任感第34-35页
第四章 国外环境责任强制保险的运营经验借鉴第35-40页
    4.1 美国第35-36页
    4.2 瑞典第36页
    4.3 德国第36-37页
    4.4 英国、法国第37-38页
    4.5 国外环境责任保险的优点及可借鉴之处第38-40页
        4.5.1 环境责任强制保险模式第38页
        4.5.2 法制相对完善第38页
        4.5.3 保险范围逐步扩大第38-39页
        4.5.4 保险索赔时效长第39页
        4.5.5 无过错赔偿制度第39-40页
第五章 广西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构建思路第40-49页
    5.1 保险主体第40-42页
        5.1.1 保险人第40页
        5.1.2 投保企业第40-41页
        5.1.3 政府第41页
        5.1.4 受害人第41-42页
    5.2 保险内容第42-45页
        5.2.1 承保范围第42-43页
        5.2.2 责任赔偿限额与免赔额第43页
        5.2.3 除外责任第43页
        5.2.4 索赔时效规定第43-44页
        5.2.5 保险费率第44-45页
    5.3 险种种类第45页
    5.4 配套机制的建立第45-49页
        5.4.1 完善污染事故预防机制第45-46页
        5.4.2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第46-47页
        5.4.3 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第47页
        5.4.4 完善环责险激励机制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会计学领域作者知识角色识别研究
下一篇:我国森林保险发展探析--以云南省森林保险试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