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中国3D地画美学思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1页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 研究的方法第9页
        1.2.1 图像研究法第9页
        1.2.2 美学研究法第9页
    1.3 研究内容第9-11页
2 3D 地画涵义、产生原因及其形象特征第11-19页
    2.1 3D 地画的内涵第11页
    2.2 3D 地画产生的原因第11-14页
        2.2.1 3D 地画艺术理论来源于艺术家观念上的自我突破第12-13页
        2.2.2 社会的需求第13页
        2.2.3 大众审美的需要第13-14页
    2.3 3D 地画的形象特征第14-19页
        2.3.1 “形象”第14-16页
        2.3.2 3D 地画的形象特征第16-19页
3 中国 3 D 地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第19-28页
    3.1 齐兴华第19-22页
    3.2 万氏兄弟第22-25页
    3.3 肖柏丞第25-28页
4 中国 3D 地画的美学内涵第28-45页
    4.1 静态画面中的 3D 立体效果第28-31页
        4.1.1 形神皆备的平面性、静态性第28-29页
        4.1.2 形象刻画的具体性、丰富性第29-30页
        4.1.3 空间关系的幻觉性、多重性第30-31页
    4.2 强烈的个性色彩第31-43页
        4.2.1 彰显个人突出自我的时代性第31-32页
        4.2.2 观赏者的被动观看与主动创新第32-39页
        4.2.3 3D 地画与审美空间第39-43页
    4.3 中西合璧的特色第43-45页
5 3D 地画在中国引发的地面艺术的革新及展望第45-50页
    5.1 地面艺术的思维转变第45页
    5.2 地面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第45-47页
        5.2.1 创作对象多元化第45-46页
        5.2.2 发展前景多元化第46-47页
    5.3 中国 3D 地画的边缘性地位第47-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析两宋时期山水画构图特点
下一篇:广东生活陶艺情趣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