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节点能力与通路能力的匹配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物流能力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节点能力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通路能力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4 节点能力与通路能力的匹配问题研究综述 | 第15页 |
1.2.5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5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8页 |
2.1 物流能力 | 第18-19页 |
2.1.1 物流能力定义 | 第18页 |
2.1.2 物流能力构成 | 第18-19页 |
2.2 物流节点能力 | 第19-24页 |
2.2.1 物流节点能力定义 | 第19-20页 |
2.2.2 物流节点能力构成 | 第20-24页 |
2.3 通路能力定义 | 第24-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3 物流节点能力及通路能力分析 | 第28-38页 |
3.1 节点能力分析 | 第28-36页 |
3.1.1 节点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3.1.2 节点能力度量 | 第31-36页 |
3.2 通路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3.2.1 通路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3.2.2 通路能力度量 | 第37页 |
3.3 小结 | 第37-38页 |
4 网络物流节点能力与通路能力匹配模型 | 第38-47页 |
4.1 节点内部能力匹配分析 | 第38-43页 |
4.2 节点与通路能力匹配模型 | 第43-44页 |
4.3 提高节点能力与通路能力匹配度的方法 | 第44-46页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5 实证分析 | 第47-54页 |
5.1 JS公司相关情况简介 | 第47-50页 |
5.1.1 JS公司简介 | 第47页 |
5.1.2 JS公司资源简介 | 第47-50页 |
5.2 模型所需基本数据 | 第50-52页 |
5.2.1 JS公司三号库作业能力测算 | 第50-52页 |
5.2.2 通路能力测算 | 第52页 |
5.3 节点能力与通路能力匹配分析 | 第52-53页 |
5.4 小结 | 第53-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