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公共服务视角下城市共享单车供给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3 研究述评第16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1.4.1 研究的创新点第17页
        1.4.2 研究可能的不足第17-18页
2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概述第18-25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8-22页
        2.1.1 共享经济第18-20页
        2.1.2 共享单车第20-22页
    2.2 相关理论概述第22-23页
        2.2.1 公地悲剧第22页
        2.2.2 准公共物品理论第22-23页
    2.3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第23-25页
        2.3.1 共享单车体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观第23页
        2.3.2 共享单车体现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观第23-24页
        2.3.3 共享单车体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公益观第24-25页
3 城市共享单车供给现状第25-33页
    3.1 共享单车市场发展阶段第25-26页
    3.2 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格局第26-29页
    3.3 共享单车用户分析第29-31页
    3.4 共享单车市场发展趋势第31-33页
4 城市共享单车供给的比较分析第33-41页
    4.1 摩拜单车供给现状第33-37页
        4.1.1 摩拜单车供给主体第33页
        4.1.2 摩拜单车供给内容第33-34页
        4.1.3 摩拜单车供给机制第34页
        4.1.4 摩拜单车供给保障机制第34页
        4.1.5 摩拜单车的上海管理模式第34-37页
    4.2 ofo单车供给现状第37-41页
        4.2.1 ofo单车供给主体第37页
        4.2.2 ofo单车供给内容第37-38页
        4.2.3 ofo单车供给机制第38页
        4.2.4 ofo单车供给保障机制第38页
        4.2.5 ofo单车的成都管理模式第38-41页
5 城市共享单车供给问题第41-44页
    5.1 乱停乱放问题第41页
    5.2 车辆投放不均第41-42页
    5.3 骑行事故频发第42页
    5.4 押金缺乏监管第42-43页
    5.5 企业“野蛮生长”第43页
    5.6 管理人员欠缺第43页
    5.7 摩拜欠缺服务,ofo欠缺技术第43-44页
6 完善城市共享单车供给服务的路径第44-50页
    6.1 供给主体需多元化第44页
        6.1.1 政府提供共享空间第44页
        6.1.2 企业提供共享单车第44页
    6.2 供给机制需灵活化第44-48页
        6.2.1 公私合作ppp模式第44-46页
        6.2.2 企业——政府——消费者的合作形式第46-48页
    6.3 优化供给制度环境第48-50页
        6.3.1 建立并健全相应的法规政策第48页
        6.3.2 完善以企业融资为主、多途径为辅的资金筹集机制第48页
        6.3.3 构建多层次信息交流和利益协调机制第48-49页
        6.3.4 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第49-50页
7 总结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政务”的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B/S结构的网上信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