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自然美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0页 |
1 《乐记》的作者及其成书时所处的社会环境 | 第10-16页 |
1.1 《乐记》作者及成书年代考 | 第10-12页 |
1.2 《乐记》最终成型时的社会历史情况 | 第12-16页 |
2 《乐记》自然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范畴 | 第16-35页 |
2.1 天-道 | 第16-18页 |
2.2 理 | 第18-21页 |
2.3 度、数、象 | 第21-24页 |
2.4 阴阳、五行 | 第24-26页 |
2.5 气 | 第26-31页 |
2.6 和 | 第31-35页 |
3 《乐记》的自然美学思想 | 第35-53页 |
3.1 《乐记》自然美学思想的形成 | 第35-41页 |
3.1.1 儒家的自然美学思想 | 第36-37页 |
3.1.2 道家的自然美学思想 | 第37-38页 |
3.1.3 西汉前期的自然美学思想观念 | 第38-41页 |
3.2 音乐与自然 | 第41-47页 |
3.2.1 “动静”说 | 第41-43页 |
3.2.2 “物感”说 | 第43-46页 |
3.2.3 “人化物” | 第46-47页 |
3.3 音乐与人 | 第47-50页 |
3.3.1 “遗音遗味”说 | 第47-48页 |
3.3.2 “和乐” | 第48-50页 |
3.4 音乐与人生的自然境界 | 第50-53页 |
3.4.1 超越境界 | 第50-51页 |
3.4.2 终极境界:天人合一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项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