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2 司法实践中行政合同纠纷司法审查模式 | 第11-21页 |
2.1 与合同相关的行为引起的纠纷 | 第11-16页 |
2.1.1 缔约阶段的行为 | 第12-14页 |
2.1.2 合同履行阶段行使行政优益权的行为 | 第14-16页 |
2.2 合同本身引起的纠纷 | 第16-19页 |
2.2.1 司法解释中的“多舛”命运 | 第16-17页 |
2.2.2 实务中的聚讼纷纭 | 第17-19页 |
2.3 小结 | 第19-21页 |
3 行政合同司法审查模式的确定 | 第21-38页 |
3.1 行政合同的性质界定——基于对行政合同内涵的理解 | 第21-25页 |
3.1.1 我国行政法学界的观点梳理 | 第22-23页 |
3.1.2 法国“公务理论” | 第23-24页 |
3.1.3 德国“契约标的理论” | 第24页 |
3.1.4 小结 | 第24-25页 |
3.2 行政合同的涵盖范围——基于行政合同外延的确定 | 第25-35页 |
3.2.1 外延确定的重重障碍 | 第25-26页 |
3.2.2 打破公、私法区分的二元框架迷思 | 第26-30页 |
3.2.3 行政合同外延的确定 | 第30-35页 |
3.3 采用行政诉讼对行政合同进行司法审查 | 第35-38页 |
4 现阶段以行政诉讼解决行政合同纠纷的合法性 | 第38-41页 |
4.1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界定 | 第38-39页 |
4.2 98条对具体行政行为原有含义的“恢复” | 第39-40页 |
4.3 对《行政诉讼法》相关条款之修正 | 第40-41页 |
5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