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动产用益物权的法律性质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动产用益物权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 第13-18页 |
一、 动产用益物权的基本含义 | 第13-16页 |
二、 动产用益物权的特征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动产用益物权的分类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动产用益物权的功能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现状 | 第21-25页 |
第一节 现行法律对于动产用益物权的规定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动产用益物权制度在我国所面临的窘境 | 第22-25页 |
一、 理论上的分歧 | 第22-23页 |
二、 实践中的困惑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比较法上的动产用益权制度 | 第25-38页 |
第一节 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动产用益权制度的规定及其比较 | 第25-34页 |
一、 法国动产用益权制度 | 第25-27页 |
二、 德国动产用益权制度 | 第27-29页 |
三、 其它国家的动产用益权制度 | 第29-33页 |
四、 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动产用益权制度之比较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对于亚洲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反思 | 第34-38页 |
第四章 在我国建立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第38-47页 |
第一节 建立动产用益物权制度之理论依据 | 第38-40页 |
一、 动产用益物权制度自身的理论价值 | 第38-40页 |
二、 比较法上的启示 | 第40页 |
第二节 建立动产用益物权制度之现实依据 | 第40-47页 |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40-43页 |
二、 人们生活的需要 | 第43-47页 |
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我国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思考 | 第47-53页 |
第一节 立法前要明确的问题 | 第47-51页 |
第二节 立法的努力 | 第51-53页 |
一、 司法解释的先行 | 第51-52页 |
二、 行政规章的后继 | 第52页 |
三、 法律的统一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