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巷道支护论文

大红山铜矿喷射混凝土支护质量检测与支护参数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喷射混凝土质量检测研究动态与现状第11-12页
    1.3 喷射混凝土支护及锚喷支护原理[23]第12-13页
    1.4 巷道支护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3-15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大红山巷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方式的现场调查第16-23页
    2.1 巷道稳定性情况调查第16-19页
        2.1.1 断层的影响第16-18页
        2.1.2 节理和层理的影响第18页
        2.1.3 巷道交叉口第18-19页
    2.2 大红山铜矿巷道支护方式调查第19-20页
    2.3 大红山铜矿矿岩的强度第20-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室内试验研究第23-36页
    3.1 试验组别、配比及养护第24-27页
    3.2 试验结果分析第27-35页
    3.3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喷射混凝土配比试验以及贯入法的现场应用第36-57页
    4.1 试验准备和试验设备第36-37页
        4.1.1 试件准备第36页
        4.1.2 试验设备第36-37页
    4.2 现场喷射混凝土配比试验及结果第37-42页
    4.3 现场随机制作喷砼大板的试验及结果第42-45页
    4.4 点荷载试验和回弹试验第45-53页
        4.4.1 点荷载试验第46-48页
        4.4.2 点荷载试验结果第48-50页
        4.4.3 回弹仪试验及结果第50-53页
    4.5 大板贯入深度、不同配比与大板强度的试验结果第53-54页
    4.6 贯入法、点荷载法检验喷砼强度的现场应用第54-55页
    4.7 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喷射混凝土支护参数优化研究第57-81页
    5.1 有限差分方法(FLAC3D)第57页
    5.2 几何模型及参数的选取第57-61页
        5.2.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57-59页
        5.2.2 初始地应力和边界条件的确定第59-60页
        5.2.3 模拟参数的确定第60-61页
    5.3 支护方式优化第61-66页
        5.3.1 位移场对比第62-63页
        5.3.2 塑性区对比第63-65页
        5.3.3 对比分析结果第65-66页
    5.4 不同喷射混凝土厚度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第66-71页
        5.4.1 位移场对比分析第66-68页
        5.4.3 塑性区对比分析第68-71页
    5.5 不同测压系数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第71-73页
        5.5.1 模拟结果第71-72页
        5.5.2 对比分析第72-73页
    5.6 不同喷射混凝土强度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第73-76页
    5.7 喷射混凝土C、φ的改变对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影响第76-79页
        5.7.1 C值改变的模拟结果第76-78页
        5.7.2 φ值改变的模拟结果第78-79页
    5.8 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结论及不足第81-84页
    6.1 结论第81-82页
    6.2 不足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89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差分进化的铝土矿磨矿分级过程非线性参数辨识
下一篇:硅化镁热电材料的一步合成法制备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