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2-14页 |
一、 多种经济成分之间平衡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 | 第14-22页 |
(一) 布哈林的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平衡理论 | 第14-17页 |
(二)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所有制形式符合中国经济发展 | 第17-22页 |
二、 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科学发展 | 第22-34页 |
(一) 布哈林农、轻、重平衡理论 | 第22-26页 |
(二) 城乡协调发展提高生产力 | 第26-29页 |
(三)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29-34页 |
三、 积累和消费平衡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 第34-42页 |
(一) 布哈林的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平衡理论 | 第34-36页 |
(二) 消费主导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战略 | 第36-42页 |
四、 计划与市场平衡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基础 | 第42-51页 |
(一) 布哈林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平衡理论 | 第42-45页 |
(二) 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45-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