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微型桩压力注浆加固机理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滑坡的主要防治措施 | 第11-13页 |
1.2.1 排除影响坡体稳定性的因素 | 第11-12页 |
1.2.2 提高坡体自身强度 | 第12-13页 |
1.3 钢管微型桩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注浆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1.3.2 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1.3.3 钢管微型桩发展史与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技术路线及措施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钢管微型桩加固机理及施工工艺 | 第19-29页 |
2.1 钢管微型桩加固机理概述 | 第19-21页 |
2.1.1 注浆加固机理 | 第19页 |
2.1.2 桩-土复合加固机理 | 第19-21页 |
2.2 微型桩施工方式及注意事项 | 第21-23页 |
2.2.1 钻孔灌注法 | 第21-22页 |
2.2.2 打桩法 | 第22-23页 |
2.3 微型桩的布置方式 | 第23-26页 |
2.4 钢管微型桩的防腐 | 第26-27页 |
2.4.1 钢管微型桩的防腐速率 | 第26页 |
2.4.2 钢管微型桩的主要防腐措施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关于钢管微型桩的理论计算 | 第29-38页 |
3.1 钢管微型桩单桩受力计算分析 | 第29-32页 |
3.1.1 地基强度校核 | 第29页 |
3.1.2 单桩抗力分析 | 第29-32页 |
3.2 组合桩抗力分析 | 第32-36页 |
3.2.1 墙的宽度计算 | 第32页 |
3.2.2 挡土墙稳定性的检算 | 第32-34页 |
3.2.3 挡土墙基底应力及偏心距检算 | 第34-35页 |
3.2.4 挡土墙墙身截面强度检算 | 第35-36页 |
3.3 钢管微型桩强度检算 | 第36-37页 |
3.3.1 钢管微型桩抗弯检算 | 第36页 |
3.3.2 钢管微型桩抗剪检算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工程概况及监测数据分析 | 第38-57页 |
4.1 滑坡概况 | 第38-40页 |
4.1.1 位置、地形及地貌 | 第38页 |
4.1.2 气象水文 | 第38页 |
4.1.3 地质条件 | 第38-39页 |
4.1.4 滑坡特征 | 第39页 |
4.1.5 滑坡推力计算 | 第39-40页 |
4.2 钢管微型桩布置及验算 | 第40页 |
4.2.1 布置微型桩 | 第40页 |
4.2.2 钢管微型桩的验算 | 第40页 |
4.3 滑坡监测意义 | 第40-41页 |
4.4 滑坡监测方案 | 第41-42页 |
4.4.1 土压力监测 | 第41页 |
4.4.2 钢管微型桩应力监测 | 第41-42页 |
4.5 监测方案设计 | 第42-46页 |
4.5.1 仪器设备 | 第42页 |
4.5.2 土压力监测方案设计 | 第42-44页 |
4.5.3 钢管微型桩应力监测方案设计 | 第44-46页 |
4.6 监测结果分析 | 第46-56页 |
4.6.1 土压力监测数据分析 | 第46-50页 |
4.6.2 钢筋应力计监测数据分析 | 第50-5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压力注浆加固机理模拟分析 | 第57-71页 |
5.1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简介 | 第57页 |
5.2 微型桩加固的数值模拟 | 第57-60页 |
5.2.1 模型的选取 | 第57-58页 |
5.2.2 计算参数选择 | 第58-59页 |
5.2.3 计算工况的设置 | 第59页 |
5.2.4 计算边界条件 | 第59-60页 |
5.3 计算结果 | 第60-65页 |
5.4 计算结果对比 | 第65-69页 |
5.4.1 位移云图对比 | 第65-67页 |
5.4.2 最大主应力云图对比 | 第67-68页 |
5.4.3 应力监测曲线对比 | 第68页 |
5.4.4 位移监测曲线对比 | 第68-69页 |
5.5 注浆压力对钢管微型桩加固系统的影响 | 第69-7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6.1 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