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河北省XX县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第13-14页
        1.4.1 研究框架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页
    1.5 本文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理论综述第15-22页
    2.1 贫困的界定与分类第15-16页
        2.1.1 贫困的界定第15页
        2.1.2 贫困的分类第15-16页
    2.2 金融扶贫的理论第16-19页
        2.2.1 基于金融促进贫困减缓的理论分析第16页
        2.2.2 金融扶贫的内涵与特征第16-17页
        2.2.3 金融扶贫模式的理论研究第17-19页
    2.3 金融扶贫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2.3.1 基于控制理论的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分析第19页
        2.3.2 基于绩效理论的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分析第19-20页
        2.3.3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分析第20-22页
3 我国金融扶贫的历史变迁及面临的绩效审计困境第22-26页
    3.1 我国金融扶贫的历史变迁第22-24页
        3.1.1 金融扶贫模式起步阶段(1986-1993年)第22页
        3.1.2 金融扶贫模式探索阶段(1994-2000年)第22-23页
        3.1.3 金融扶贫模式发展阶段(2001-2010年)第23页
        3.1.4 金融扶贫模式成熟阶段(2011-至今)第23-24页
    3.2 我国金融扶贫绩效审计面临的困境第24-26页
        3.2.1 法治建设不完善,工作缺少约束力第24页
        3.2.2 尚未建立金融服务专项统计监测制度第24页
        3.2.3 缺乏科学的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第24-26页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6-40页
    4.1 平衡计分卡引入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第26-28页
        4.1.1 平衡计分卡简介第26-27页
        4.1.2 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第27-28页
    4.2 构建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第28页
    4.3 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8-31页
        4.3.1 第一维度——社会绩效第29页
        4.3.2 第二维度——经济绩效第29-30页
        4.3.3 第三维度——管理绩效第30-31页
        4.3.4 第四维度——生态绩效第31页
    4.4 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计第31-40页
        4.4.1 指标赋值方法第31-32页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第32-40页
5 金融扶贫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河北省XX县为例第40-45页
    5.1 案例介绍第40-41页
        5.1.1 xx县基本情况第40页
        5.1.2 xx县扶贫开发新成就第40-41页
    5.2 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案例进行评价第41-44页
    5.3 对案例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第44-45页
6 结论及展望第45-47页
    6.1 研究的基本结论第45页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50-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以XX省“营改增”政策落实审计为例
下一篇:国家审计促进地方金融监管效能提升的路径研究--以G省现货交易金融审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