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6页 |
| §1.1 什么是收益管理 | 第14-15页 |
| §1.2 收益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1.2.1 基于存量的收益管理 | 第15-17页 |
| §1.2.2 基于价格的收益管理 | 第17-19页 |
| §1.2.3 需求预测 | 第19-20页 |
| §1.2.4 基于数量和价格管理的联合策略研究和模型算法研究 | 第20-21页 |
| §1.3 收益管理应用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1.4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22-23页 |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无转移多航班订票研究 | 第26-33页 |
| §2.1 最佳订票模型 | 第26-29页 |
| §2.1.1 模型假设 | 第26-27页 |
| §2.1.2 最优性方程 | 第27-28页 |
| §2.1.3 价值函数的求解方法 | 第28页 |
| §2.1.4 最佳时间阀值控制 | 第28-29页 |
| §2.2 价值函数的性质 | 第29页 |
| §2.3 算例 | 第29-32页 |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单向转移多航班订票研究 | 第33-53页 |
| §3.1 本章模型公共假设 | 第33-34页 |
| §3.2 模型Ⅰ | 第34-38页 |
| §3.2.1 最优性方程 | 第34-35页 |
| §3.2.2 价值函数的求解方法和最佳时间阀值控制 | 第35页 |
| §3.2.3 终点函数的定义 | 第35-36页 |
| §3.2.4 价值函数的性质 | 第36-37页 |
| §3.2.5 最佳超订限及其上界 | 第37-38页 |
| §3.2.6 算例 | 第38页 |
| §3.3 模型Ⅱ | 第38-45页 |
| §3.3.1 最优性方程 | 第41-42页 |
| §3.3.2 价值函数的求解方法和最佳时间阀值控制 | 第42页 |
| §3.3.3 价值函数的性质 | 第42-43页 |
| §3.3.4 终点函数的定义 | 第43-44页 |
| §3.3.5 最佳超订限及其上界 | 第44-45页 |
| §3.4 模型Ⅲ | 第45-50页 |
| §3.4.1 最优性方程 | 第46页 |
| §3.4.2 价值函数的求解方法和最佳时间阀值控制 | 第46-47页 |
| §3.4.3 价值函数的性质 | 第47页 |
| §3.4.4 终点函数的定义 | 第47-48页 |
| §3.4.5 最佳超订限及其上界 | 第48-49页 |
| §3.4.6 算例 | 第49-50页 |
| §3.5 小结 | 第50-53页 |
| 第四章 双向转移多航班订票研究 | 第53-66页 |
| §4.1 本章模型公共假设 | 第53-54页 |
| §4.2 模型Ⅰ | 第54-58页 |
| §4.2.1 最优性方程 | 第55页 |
| §4.2.2 价值函数的求解方法和最佳时间阀值控制 | 第55-56页 |
| §4.2.3 价值函数的性质 | 第56页 |
| §4.2.4 终点函数的定义 | 第56-58页 |
| §4.2.5 最佳超订限及其上界 | 第58页 |
| §4.3 模型Ⅱ | 第58-63页 |
| §4.3.1 最优性方程 | 第59-60页 |
| §4.3.2 价值函数的求解方法和最佳时间阀值控制 | 第60页 |
| §4.3.3 价值函数的性质 | 第60-61页 |
| §4.3.4 终点函数的定义 | 第61-62页 |
| §4.3.5 最佳超订限及其上界 | 第62-63页 |
| §4.3.6 算例 | 第63页 |
| §4.4 小结 | 第63-66页 |
| 第五章 命题证明 | 第66-89页 |
| §5.1 第二章命题的证明 | 第66-70页 |
| §5.1.1 定理2.2的证明 | 第66-69页 |
| §5.1.2 定理2.3的证明 | 第69-70页 |
| §5.2 第三章命题的证明 | 第70-87页 |
| §5.2.1 引理3.1的证明 | 第70页 |
| §5.2.2 引理3.2的证明 | 第70-71页 |
| §5.2.3 定理3.2的证明 | 第71-74页 |
| §5.2.4 定理3.3的证明 | 第74-75页 |
| §5.2.5 定理3.4的证明 | 第75-77页 |
| §5.2.6 定理3.5的证明 | 第77-78页 |
| §5.2.7 定理3.7的证明 | 第78-79页 |
| §5.2.8 定理3.8的证明 | 第79页 |
| §5.2.9 引理3.3的证明 | 第79-80页 |
| §5.2.10 引理3.4的证明 | 第80页 |
| §5.2.11 定理3.9的证明 | 第80页 |
| §5.2.12 定理3.10的证明 | 第80-81页 |
| §5.2.13 定理3.12的证明 | 第81页 |
| §5.2.14 定理3.13的证明 | 第81-82页 |
| §5.2.15 定理3.14的证明 | 第82页 |
| §5.2.16 引理3.5的证明 | 第82-84页 |
| §5.2.17 定理3.15的证明 | 第84-86页 |
| §5.2.18 定理3.16的证明 | 第86-87页 |
| §5.3 第四章命题的证明 | 第87-89页 |
| §5.3.1 定理4.2的证明 | 第87页 |
| §5.3.2 定理4.3的证明 | 第87页 |
| §5.3.3 引理4.1的证明 | 第87页 |
| §5.3.4 定理4.4的证明 | 第87-88页 |
| §5.3.5 定理4.6的证明 | 第88页 |
| §5.3.6 定理4.7的证明 | 第88页 |
| §5.3.7 定理4.8的证明 | 第88页 |
| §5.3.8 引理4.2的证明 | 第88页 |
| §5.3.9 定理4.9的证明 | 第88-89页 |
| 结论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