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股权转让概述 | 第11-20页 |
第一节 股权变动 | 第11-14页 |
一、股权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 第12-13页 |
二、股权变动体系的新构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股权转让 | 第14-17页 |
一、股权转让的界定 | 第14-16页 |
二、股权转让的类型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17-20页 |
一、新旧《公司法》对股权转让相关规定的比较 | 第17-18页 |
二、本文研究的问题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过半数”——同意条款表决机制论 | 第20-32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比较法上的观察 | 第21-25页 |
一、单纯资本多数决模式 | 第21-24页 |
二、单纯人头多数决模式 | 第24页 |
三、资本人头双重多数决模式 | 第24-25页 |
四、小结 | 第25页 |
第三节 中国法上的反思 | 第25-29页 |
一、学理观点——为什么需要单纯人头多数决 | 第25-26页 |
二、本文观点——为什么不能单纯人头多数决 | 第26-29页 |
第四节 解释论上的尝试与立法论上的建构——代结论 | 第29-32页 |
一、解释论上的尝试 | 第29-31页 |
二、立法论上的建构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其他股东”——先买条款适用对象论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学理观点 | 第32页 |
第二节 案例引入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分析检讨 | 第33-35页 |
一、规范的解读 | 第33-35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35页 |
第四节 “其他股东”的解释 | 第35-39页 |
一、立法旨趣与解释原则 | 第35-37页 |
二、通说的合理性检讨 | 第37页 |
三、“其他股东”的解释论新构成:目的性限缩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