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前言 | 第7-13页 |
一、农民工演变概述 | 第13-16页 |
(一) 第一阶段(1978 年~1991 年) | 第13-14页 |
(二) 第二阶段(1992 年~2001 年) | 第14-15页 |
(三) 第三阶段(2002 年~2007 年) | 第15-16页 |
二、农民工演变的社会动因 | 第16-22页 |
(一) 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工群体产生的历史原因 | 第16-17页 |
(二) 农村改革是农民工群体产生的现实原因 | 第17-18页 |
(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提供外部条件 | 第18-20页 |
(四)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形成农民工群体的内在动力 | 第20-22页 |
三、农民工群体分析 | 第22-27页 |
(一) 三代农民工的共同特征 | 第22-23页 |
(二) 三代农民工的不同特征 | 第23-27页 |
四、启示与展望 | 第27-31页 |
(一) 农民工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第27-28页 |
(二) 农民工的贡献与社会地位相悖 | 第28-29页 |
(三) 民工的发展过程充满了辛酸,却又承载着希望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注释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