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中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2.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第18-27页
    2.1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第18-22页
        2.1.1 城镇化第18-19页
        2.1.2 新型城镇化第19-20页
        2.1.3 农村土地流转第20-21页
        2.1.4 农地流转形式第21-22页
    2.2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流转的关系简析第22-24页
        2.2.1 土地产权与农地产权制度第22-24页
        2.2.2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流转的相互关系第24页
    2.3 研究的理论分析第24-27页
        2.3.1 马克思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第24-25页
        2.3.2 马克思土地资本化理论第25-27页
3.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相互作用研究第27-30页
    3.1 新型城镇化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背景第28页
        3.1.1 农村土地流转新机遇第28页
        3.1.2 农村土地流转新挑战第28页
    3.2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作用第28-30页
        3.2.1 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第28-29页
        3.2.2 新型城镇化中土地矛盾解决方式第29页
        3.2.3 人口城镇化矛盾解决方式第29-30页
4.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问题探讨第30-43页
    4.1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研究第30-34页
        4.1.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历史沿革简介第30页
        4.1.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第30-34页
    4.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第34-35页
        4.2.1 农地流转的期限第34-35页
        4.2.2 农地流转的方式第35页
        4.2.3 农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第35页
        4.2.4 农地流转后用途第35页
    4.3 新型城镇化中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出现的问题第35-43页
        4.3.1 政府与市场的配合不协调第35-36页
        4.3.2 未形成科学规范的市场流转机制第36-37页
        4.3.3 农地流转市场缺乏成熟的中介组织第37-38页
        4.3.4 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足第38-40页
        4.3.5 失地农民补偿制度不完善第40-41页
        4.3.6 流转后土地利用矛盾第41-43页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研究第43-54页
    5.1 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城镇化中农地流转方面的启示第43-45页
        5.1.1 美国第43-44页
        5.1.2 日本第44页
        5.1.3 印度第44-45页
    5.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实例分析——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第45-46页
    5.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对策制定基本原则第46-47页
        5.3.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原则第46页
        5.3.2 流转主体自愿原则第46页
        5.3.3 市场公平公正原则第46-47页
    5.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策探讨第47-54页
        5.4.1 政府职能完善与定位优化第47页
        5.4.2 建立科学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第47-49页
        5.4.3 加快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第49页
        5.4.4 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49-50页
        5.4.5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征收补偿制度第50-52页
        5.4.6 制定流转后长效保障机制第52-54页
6.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微细颗粒物(PM2.5)形成机理及对人类健康危害研究
下一篇:基于聚类的协同过滤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