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贵线田坝双线大桥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 第10-11页 |
1.2.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1.2.3 桥基合理位置选择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第2章 工程地质概况及地质模型 | 第15-23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5-18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2.1.2 地层岩性 | 第15-16页 |
2.1.3 地质构造 | 第16-17页 |
2.1.4 水文地质 | 第17页 |
2.1.5 不良地质 | 第17-18页 |
2.1.6 地震加速度 | 第18页 |
2.2 三维地质模型 | 第18-23页 |
2.2.1 倾斜摄影测量 | 第18-20页 |
2.2.2 地质信息处理 | 第20-21页 |
2.2.3 模型建立 | 第21-23页 |
第3章 岩体结构特征及物理力学参数 | 第23-37页 |
3.1 岩体结构特征 | 第23-28页 |
3.1.1 结构特征调查 | 第23-26页 |
3.1.2 统计分析 | 第26-28页 |
3.2 坡体破坏模式分析 | 第28-29页 |
3.3 岩体参数计算 | 第29-36页 |
3.3.1 结构面强度 | 第30-32页 |
3.3.2 岩体综合力学参数 | 第32-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边坡稳定分析对比 | 第37-53页 |
4.1 赤平投影方法 | 第37-40页 |
4.2 数值方法 | 第40-47页 |
4.2.1 有限差分计算原理 | 第40-42页 |
4.2.2 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4.2.3 本构模型 | 第42-44页 |
4.2.4 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4.3 三维极限平衡法 | 第47-51页 |
4.3.1 基本假定及方程建立求解 | 第47-50页 |
4.3.2 计算分析 | 第50-51页 |
4.4 分析方法特点对比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桥基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 第53-63页 |
5.1 模型设计 | 第53-55页 |
5.2 数据分析 | 第55-62页 |
5.2.1 位移特征分析 | 第55-60页 |
5.2.2 应力影响范围 | 第60-61页 |
5.2.3 安全系数 | 第61-62页 |
5.3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