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17-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概述 | 第20-32页 |
2.1 互联网金融界定 | 第20-25页 |
2.1.1 互联网金融定义 | 第20页 |
2.1.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 | 第20-21页 |
2.1.3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 第21-25页 |
2.2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2.1 长尾经济理论 | 第25-26页 |
2.2.2 金融中介理论 | 第26页 |
2.2.3 普惠金融理论 | 第26-27页 |
2.2.4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7页 |
2.2.5 平台经济理论 | 第27-28页 |
2.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 第28-32页 |
2.3.1 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 | 第28-29页 |
2.3.2 移动互联网金融呈爆炸式增长 | 第29-30页 |
2.3.3 大数据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 第30页 |
2.3.4 互联网金融由粗放式增长逐步进入规范化发展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 | 第32-48页 |
3.1 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度量指标 | 第32-34页 |
3.1.1 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概念 | 第32-33页 |
3.1.2 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度量指标 | 第33-34页 |
3.2 传统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比较 | 第34-36页 |
3.2.1 与互联网金融相比商业银行的优势 | 第34-35页 |
3.2.2 与互联网金融相比商业银行的劣势 | 第35-36页 |
3.3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渠道 | 第36-48页 |
3.3.1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 | 第37-40页 |
3.3.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间接影响 | 第40-45页 |
3.3.3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影响的表现 | 第45-48页 |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设计.. | 第48-56页 |
4.1 计量方法的选择和模型构建 | 第48-51页 |
4.1.1 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48-51页 |
4.1.2 模型设计 | 第51页 |
4.2 变量定义 | 第51-54页 |
4.3 研究假设 | 第54-55页 |
4.4 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56-65页 |
5.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结果 | 第56-58页 |
5.2 模型的回归检验 | 第58-63页 |
5.2.1 单位根检验 | 第58-59页 |
5.2.2 面板数据模型选择和回归结果 | 第59-62页 |
5.2.3 稳健性检验 | 第62-63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对策建议 | 第65-69页 |
6.1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65-66页 |
6.1.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6.1.2 启示 | 第65-66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66-69页 |
6.2.1 提升普惠服务能力 | 第66页 |
6.2.2 全面提升客户体验 | 第66-67页 |
6.2.3 互联网金融应与商业银行协同发展 | 第67页 |
6.2.4 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