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緒論 | 第9-17页 |
第一章 龍虎山正一道的起源與發展 | 第17-40页 |
第一節 龍虎山天師道的起源與發展 | 第17-30页 |
一、龍虎山天師道的早期傳承 | 第17-20页 |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張天師後裔 | 第20-22页 |
三、隋唐五代時期龍虎山天師道的發展 | 第22-24页 |
四、宋元時期龍虎山天師道的興衰 | 第24-30页 |
第二節 明王朝與龍虎山正一道 | 第30-40页 |
一、明太祖的宗教政策及其態度 | 第30-34页 |
二、明代帝王對道教的政策 | 第34-40页 |
第二章 《漢天師世家》的編纂成書與版本流傳 | 第40-67页 |
第一節 《漢天師世家》的編纂背景 | 第40-42页 |
第二節 《漢天師世家》的成書、編者與編纂體例 | 第42-50页 |
一、明《道藏》與《漢天師世家》的成書年代 | 第42-45页 |
二、《漢天師世家》的編者辨析 | 第45-49页 |
三、《漢天師世家》的編纂體例 | 第49-50页 |
第三節 《漢天師世家》的版本 | 第50-62页 |
一、版本敘考 | 第50-58页 |
二、諸本之間的源流 | 第58-62页 |
第四節 國家圖書館藏明抄本的文獻價值 | 第62-65页 |
一、明抄本對嘉靖四年刻本的還原 | 第62-63页 |
二、明抄本對《漢天師世家》編纂過程的補充與修正 | 第63-65页 |
小結 | 第65-67页 |
第三章 《漢天師世家》的文本分析 | 第67-102页 |
第一節 張天師傳記的書寫傳統 | 第67-74页 |
第二節 《漢天師世家》的文本來源與形成 | 第74-88页 |
一、《漢天師世家》與《龍虎山志》、《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等書的關係 | 第74-77页 |
二、明抄本對《續道藏》本文本形成的意義 | 第77-88页 |
第三節 《漢天師世家》文本辨析 | 第88-99页 |
一、龍虎山張天師世系的來源 | 第88-92页 |
二、龍虎山天師道繼承制度特徵 | 第92-96页 |
三、明代天師的日常活動與社會交往 | 第96-99页 |
小結 | 第99-102页 |
第四章 《漢天師世家》的聖傳文學特徵 | 第102-117页 |
第一節 《漢天師世家》的敘事特徵 | 第102-107页 |
第二節 張天師形象敘述的模式化 | 第107-115页 |
一、天師出生時的神異描寫 | 第108-109页 |
二、神通高妙的符籙法術 | 第109-110页 |
三、淡泊名利的超然境界 | 第110-111页 |
四、天師示化的隱秘之語 | 第111-114页 |
五、儒道皆通的學術素養 | 第114-115页 |
小結 | 第115-117页 |
結語 | 第117-118页 |
參考文獻 | 第118-124页 |
後記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