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参数与操作条件对油水旋流分离器性能影响的CFD模拟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 第9-11页 |
1.3 含油废水分离旋流器的基本介绍 | 第11-14页 |
1.3.1 含油废水旋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3.2 特性参数分析 | 第13-14页 |
1.4 水力旋流器研究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5 计算流体力学CFD原理 | 第15-17页 |
1.6 响应曲面法 | 第17-18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2 油水两相流场的构建 | 第21-35页 |
2.1 油水两相流场的数值计算 | 第21-25页 |
2.1.1 基本假设 | 第21页 |
2.1.2 流体控制方程 | 第21-22页 |
2.1.3 湍流模拟的选用 | 第22-24页 |
2.1.4 多相流模型的选用 | 第24-25页 |
2.1.5 数值解法的选用 | 第25页 |
2.2 油水两相流场的物理模型 | 第25-28页 |
2.2.1 几何结构和尺寸 | 第25页 |
2.2.2 网格划分及独立性检验 | 第25-27页 |
2.2.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27-28页 |
2.3 油水两相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2.3.1 收敛性判定 | 第28页 |
2.3.2 压力分布对比 | 第28-29页 |
2.3.3 速度分布 | 第29-31页 |
2.3.4 油相浓度分布及分离效率 | 第31-32页 |
2.3.5 分离性能与能耗比较分析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3 结构参数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第35-61页 |
3.1 入口尺寸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第35-40页 |
3.1.1 入口当量Di | 第35-38页 |
3.1.2 入口高宽比b×h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 溢流管尺寸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第40-44页 |
3.2.1 溢流管直径Do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2 溢流管插入深度Lo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 旋流腔尺寸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4-49页 |
3.3.1 旋流腔直径D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2 旋流腔长度Ls的影响 | 第47-49页 |
3.4 锥段锥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9-55页 |
3.4.1 大锥段锥度 α 的影响 | 第49-52页 |
3.4.2 小锥段 β 的影响 | 第52-55页 |
3.5 底流管尺寸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55-60页 |
3.5.1 底流管直径Du的影响 | 第55-57页 |
3.5.2 底流管长度Lu的影响 | 第57-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操作工况及流体特性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第61-67页 |
4.1 操作工况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第61-64页 |
4.1.1 入口流量Q的影响 | 第61-62页 |
4.1.2 分流比F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第62-63页 |
4.1.3 入口压力Pi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第63-64页 |
4.2 流体特性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1 入口含油体积分数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2 油滴粒径d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油水旋流分离器结构参数优化 | 第67-79页 |
5.1 响应曲面法 | 第67-68页 |
5.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8-78页 |
5.2.1 分离效率E | 第68-75页 |
5.2.2 底流压降 | 第75-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