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全自动定量毛细管电泳仪的研制及其在检测化妆品防腐剂中的应用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32页
    1.1 毛细管电泳第17-24页
        1.1.1 毛细管电泳概述第17-18页
        1.1.2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第18-19页
        1.1.3 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第19-20页
        1.1.4 毛细管电泳中的电渗流与其影响因素第20-22页
        1.1.5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进展第22-24页
    1.2 毛细管电泳进样方法的发展历程第24-26页
        1.2.1 传统毛细管电泳进样方法及其缺陷第24-25页
        1.2.2 CE中进样器方式进样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5-26页
    1.3 毛细管电泳仪器系统第26-31页
        1.3.1 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组成第26-27页
        1.3.2 高精度定量毛细管电泳仪基本结构第27-31页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31-32页
第二章 全自动高精度可控温定量毛细管电泳仪的研制第32-44页
    2.1 研究背景第32-33页
    2.2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的结构组成第33-41页
        2.2.1 进样系统与液流分配系统结构组成第33-35页
        2.2.2 自动进样器以及液流分配系统工作原理第35-40页
        2.2.3 液冷控制系统:柱温箱第40-41页
    2.3 电隔离槽的设计原理和制作过程第41-42页
    2.4 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全自动高精度可控温定量毛细管电泳仪器性能考察及评价第44-58页
    3.1 研究背景第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3.2.1 实验仪器第44-45页
        3.2.2 样品和试剂第45页
        3.2.3 实验前的准备第45页
        3.2.4 样品和缓冲液的配制第45-46页
        3.2.5 全自动高精度可控温定量毛细管电泳工作过程第46页
    3.3 实验结果讨论第46-56页
        3.3.1 阀进样方式第46-47页
        3.3.2 低温控制前后系统重复性比较第47-50页
        3.3.3 全自动qCE与普通CE柱效对比第50-53页
        3.3.4 其他影响系统柱效和分离度的因素第53-54页
        3.3.5 补液泵的选择第54-56页
    3.4 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全自动定量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六种核苷及碱基类物质第58-71页
    4.1 研究背景第58-60页
    4.2 实验部分第60-61页
        4.2.1 实验仪器第60页
        4.2.2 样品与试剂第60页
        4.2.3 毛细管预处理第60-61页
        4.2.4 电隔离槽的制备第61页
        4.2.5 样品和缓冲液的配制第6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1-70页
        4.3.1 电泳缓冲液体系的选择与优化第61-63页
        4.3.2 分离电压的选择第63-65页
        4.3.3 注射泵流量的选择第65-67页
        4.3.4 控温前后六种组分重复性比较第67页
        4.3.5 不同分离毛细管有效长度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第67-70页
    4.4 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全自动定量毛细管电泳分析测定化妆品中苯甲酸和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第71-79页
    5.1 研究背景第71-72页
    5.2 实验部分第72-73页
        5.2.1 实验仪器第72页
        5.2.2 样品和试剂第72页
        5.2.3 实验准备第72-7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3-78页
        5.3.1 qMEKC分离条件选择和优化第73-74页
        5.3.2 分析方法学验证第74-77页
        5.3.3 实际样品测定第77-78页
    5.4 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手性拆分促进作用研究
下一篇:聚丁烯-1导电屏蔽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