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1 引言第10-15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本文创新点第14-15页
2 网络谣言综述第15-21页
    2.1 网络谣言的概念第15-17页
    2.2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和社会危害第17-21页
        2.2.1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第17-18页
        2.2.2 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分析第18-21页
3 我国惩治网络谣言的主要罪名及缺陷第21-31页
    3.1 我国刑法制裁网络谣言的现有罪名及其适用范围第21-24页
    3.2 现有罪名的缺陷分析第24-31页
        3.2.1 2013 年 9 月 9 日“两高”关于网络谣言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3.2.2 现行网络诽谤案件的刑事规制存在缺陷第26-29页
        3.2.3 现有罪名惩治网络谣言的法定刑配置不合理第29-31页
4 我国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之完善第31-40页
    4.1 完善寻衅滋事罪第31-34页
        4.1.1 完善“虚假信息”的司法认定第31-32页
        4.1.2 正确理解“公共秩序”的涵义第32-33页
        4.1.3 明确寻衅滋事罪的主观罪过问题第33-34页
    4.2 完善网络诽谤案件的刑事规制第34-37页
        4.2.1 增加针对政府的诽谤行为的处罚条款第34-35页
        4.2.2 完善网络诽谤案件自诉人的调查取证权第35-36页
        4.2.3 进一步明确公诉与自诉的划分标准第36-37页
    4.3 合理调整惩治网络谣言的具体罪名的法定刑配置第37-40页
        4.3.1 刑种的调整第37-38页
        4.3.2 刑期的调整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后记第43-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协议控制模式境外上市中的控制协议及其违约风险分析
下一篇: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