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变形与流动 | 第13-22页 |
1.2.1 影响金属塑性变形的因素 | 第13-16页 |
1.2.2 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流动规律 | 第16-18页 |
1.2.3 金属塑性变形中的不均匀性 | 第18-19页 |
1.2.4 镦粗变形时金属流动特点及其控制 | 第19-22页 |
1.3 锻造比对锻件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 第22-25页 |
1.3.1 锻造比的计算 | 第22-23页 |
1.3.2 锻造比对锻件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23-24页 |
1.3.3 镦粗变形对锻件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1.4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5页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轧钢材不同锻造比热镦粗实验及其数值模拟 | 第27-49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热镦粗实验 | 第27-29页 |
2.2.1 实验方案 | 第27-28页 |
2.2.2 实验设备及模具 | 第28-29页 |
2.2.3 热镦粗实验结果 | 第29页 |
2.3 Deform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29-30页 |
2.4 Deform软件的二次开发 | 第30-33页 |
2.4.1 锻造比与等效应变的换算关系 | 第30-32页 |
2.4.2 锻造比分布图在Deform软件的实现 | 第32-33页 |
2.5 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2.5.1 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案 | 第33页 |
2.5.2 几何模型构建 | 第33页 |
2.5.3 数值模拟条件 | 第33-34页 |
2.6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2.6.1 锻件尺寸分析 | 第34-35页 |
2.6.2 热镦粗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2.6.3 锻件锻造比计算 | 第39-41页 |
2.6.4 锻件锻造比分布与分析 | 第41-4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三章 轧钢材锻造比对锻件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49-63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力学性能试样制备 | 第49-54页 |
3.2.1 试样选取方案 | 第49-53页 |
3.2.2 力学性能试样制备 | 第53-54页 |
3.3 拉伸实验 | 第54-58页 |
3.3.1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54页 |
3.3.2 实验设备选择 | 第54页 |
3.3.3 拉伸试样制备 | 第54-55页 |
3.3.4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第55-58页 |
3.4 冲击实验 | 第58-61页 |
3.4.1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58-59页 |
3.4.2 实验设备选择 | 第59页 |
3.4.3 冲击试样制备 | 第59页 |
3.3.4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第59-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轧钢材锻造比对锻件微观组织影响的研究 | 第63-71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微观组织观察实验 | 第63-65页 |
4.2.1 试样的制备 | 第63-64页 |
4.2.2 金相组织观察 | 第64-65页 |
4.3 锻件微观组织分析 | 第65-69页 |
4.3.1 正火处理对轧钢材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65-66页 |
4.3.2 锻造比对轧钢材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66-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提高轧钢材镦粗变形锻造比均匀性措施的研究 | 第71-89页 |
5.1 引言 | 第71-73页 |
5.1.1 镦粗变形规律模拟分析 | 第71-72页 |
5.1.2 提高轧钢材锻造比均匀性措施 | 第72-73页 |
5.2 坯料与模具之间的边界条件对锻造比均匀性的影响 | 第73-75页 |
5.2.1 引言 | 第73页 |
5.2.2 使用润滑剂及预热模具 | 第73-74页 |
5.2.3 软金属垫板镦粗 | 第74-75页 |
5.3 坯料形状对锻造比均匀性的影响 | 第75-79页 |
5.3.1 引言 | 第75-76页 |
5.3.2 凹形毛坯镦粗 | 第76-77页 |
5.3.3 套环内镦粗 | 第77-79页 |
5.4 变形方式对锻造比均匀性的影响 | 第79-87页 |
5.4.1 引言 | 第79-80页 |
5.4.2 先压凹端面再取平板镦粗 | 第80-81页 |
5.4.3 锥形板镦粗 | 第81-83页 |
5.4.4 扭-压复合加载镦粗 | 第83-85页 |
5.4.5 叠镦 | 第85-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3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2 展望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