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起源与发展 | 第15-16页 |
1.2.2 相组成 | 第16-18页 |
1.2.3 化学成分特征 | 第18-20页 |
1.3 热处理及强化机制 | 第20-22页 |
1.3.1 热处理特征 | 第20页 |
1.3.2 强化机制 | 第20-22页 |
1.4 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基本力学行为 | 第22-25页 |
1.4.1 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机理 | 第22页 |
1.4.2 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 | 第27-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2 蠕变疲劳实验 | 第27-29页 |
2.3 金相观察 | 第29-30页 |
2.4 X-ray方法 | 第30-32页 |
2.5 SEM试验 | 第32页 |
2.6 TEM试验 | 第32-34页 |
2.6.1 聚焦离子束原位制备TEM样品 | 第32-33页 |
2.6.2 电解双喷方法制备TEM样品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蠕变疲劳试验 | 第34-38页 |
第四章 时效与未时效对蠕变疲劳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8-64页 |
4.1 金相试验和XRD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4.2 SEM、STEM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4.3 过渡弧中元素含量变化分析 | 第48-54页 |
4.4 位错分析 | 第54-58页 |
4.5 断口分析 | 第58-61页 |
4.6 讨论与分析 | 第61-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时效温度对蠕变疲劳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64-75页 |
5.1 金相试验、XRD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5.2 位错形貌 | 第67-71页 |
5.3 蠕变疲劳断口分析 | 第71-72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72-74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应力对蠕变疲劳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75-99页 |
6.1 金相试验 | 第75-77页 |
6.2 XRD分析 | 第77-80页 |
6.3 SEM、STEM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80-87页 |
6.4 元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87-95页 |
6.5 位错观察与表征 | 第95-97页 |
6.6 讨论与分析 | 第9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学术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