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高压大功率无刷直流伺服系统研究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无刷直流电机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 1.2.1 无刷直流电机概述 | 第9-10页 |
| 1.2.2 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1.2.3 无刷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器的应用与发展 | 第11-12页 |
| 1.3 无刷伺服系统在我国航空领域应用需求分析 | 第12-13页 |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7页 |
| 1.4.1 论文研究来源 | 第13-15页 |
| 1.4.2 论文研究工作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无刷直流伺服系统总体方案 | 第17-28页 |
| 2.1 无刷直流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7页 |
| 2.2 电动机构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 2.3 稀土永磁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构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 2.4 稀土永磁方波无刷直流电机稳态性能 | 第20-24页 |
| 2.4.1 电枢绕组感应电势 | 第20-21页 |
| 2.4.2 电枢电流 | 第21页 |
| 2.4.3 电磁转矩 | 第21-22页 |
| 2.4.4 机械特性 | 第22页 |
| 2.4.5 调节特性 | 第22页 |
| 2.4.6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动态方程 | 第22-24页 |
| 2.5 位置传感器选取 | 第24-26页 |
| 2.6 逆变器的选取 | 第26页 |
| 2.7 控制器的选取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无刷直流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 | 第28-43页 |
| 3.1 控制器系统设计方案 | 第28页 |
| 3.2 控制器设计 | 第28-30页 |
| 3.2.1 SMJ320F240HFPM40介绍 | 第29页 |
| 3.2.2 控制电路的功能 | 第29-30页 |
| 3.3 驱动单元设计 | 第30-32页 |
| 3.3.1 驱动单元设计原理 | 第30-31页 |
| 3.3.2 驱动单元接口关系 | 第31-32页 |
| 3.4 无刷电机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设计 | 第32-33页 |
| 3.5 电机转子位置检测及换向电路 | 第33-34页 |
| 3.6 功率驱动、功率变换电路 | 第34-35页 |
| 3.7 D/A转换电路 | 第35-36页 |
| 3.8 电流检测、保护电路 | 第36-37页 |
| 3.9 整流电源设计 | 第37-41页 |
| 3.9.1 自耦12脉冲整流原理 | 第37-38页 |
| 3.9.2 整流电源设计 | 第38-41页 |
| 3.10 辅助电源设计 | 第41页 |
| 3.11 系统检测设计 | 第41-42页 |
| 3.12 双余度设计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3-52页 |
| 4.1 软件设计方案 | 第43-45页 |
| 4.2 启动程序 | 第45页 |
| 4.3 中断程序处理 | 第45-46页 |
| 4.4 CPLD软件设计 | 第46-48页 |
| 4.4.1 方向判别、电流值计算 | 第47页 |
| 4.4.2 速度环、电流环模拟电子开关控制 | 第47页 |
| 4.4.3 六路斩波信号的选择 | 第47-48页 |
| 4.4.4 故障的判别与显示 | 第48页 |
| 4.5 转子位置信号采集及换相控制 | 第48-50页 |
| 4.6 转速和电流调节模块 | 第50页 |
| 4.7 驱动与制动决策设计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仿真 | 第52-66页 |
| 5.1 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仿真模型 | 第52-61页 |
| 5.2 线性度与斩波仿真 | 第61-66页 |
| 第六章 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6-75页 |
| 6.1 测试目的及条件 | 第66-68页 |
| 6.1.1 测试目的 | 第66页 |
| 6.1.2 测试条件 | 第66-68页 |
| 6.2 实验数据 | 第68-70页 |
| 6.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70-73页 |
| 6.4 试验结论 | 第73-75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5-77页 |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第75-76页 |
| 7.2 论文后续的工作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