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第一部分 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 第8-15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 | 第8-9页 |
| (一) 信息 | 第8页 |
| (二) 政府信息 | 第8页 |
| (三) 政府信息公开 | 第8-9页 |
|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依据 | 第9-11页 |
| (一) 人民主权理论 | 第9页 |
| (二) 知情权理论 | 第9-10页 |
| (三) 服务行政理论 | 第10-11页 |
|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 | 第11-12页 |
| (一)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第11页 |
| (二) 增强公众信息自由意识 | 第11页 |
| (三) 推动高效廉洁行政 | 第11页 |
| (四) 维护社会稳定 | 第11页 |
| (五) 提高政府透明度 | 第11-12页 |
| 四、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概况以及趋势 | 第12-15页 |
| (一)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概况 | 第12-13页 |
| (二) 信息公开立法趋势 | 第13-15页 |
| 第二部分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 | 第15-25页 |
| 一、有关法律规定 | 第15-17页 |
| (一) 宪法 | 第15页 |
| (二) 法律 | 第15-17页 |
| (三) 行政法规 | 第17页 |
| (四) 地方政府规章 | 第17页 |
| 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第17-21页 |
| (一) 实施目的 | 第17-18页 |
| (二) 基本原则 | 第18页 |
| (三) 重要制度 | 第18-20页 |
| (四) 属性 | 第20-21页 |
| 三、进展和不足 | 第21-25页 |
| (一) 实施情况 | 第21-22页 |
| (二) 积极作用 | 第22-23页 |
| (三) 存在不足 | 第23-25页 |
| 第三部分 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思考和建议 | 第25-40页 |
| 一、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 (一) 认识不足 | 第25页 |
| (二) 缺乏法律保障 | 第25页 |
| (三) 缺乏统一规划 | 第25-26页 |
| (四) 形式单一 | 第26页 |
| (五) 内容有限 | 第26页 |
| 二、思考和建议 | 第26-40页 |
| (一) 统一认识 | 第27页 |
| (二) 加强监督 | 第27-28页 |
| (三) 厘清概念 | 第28-32页 |
| (四) 厘清法律关系 | 第32-35页 |
| (五) 法律法规衔接 | 第35-38页 |
| (六) 历史信息公开 | 第38页 |
| (七) 立法建议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注释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