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庙岛妈祖文化研究
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妈祖历史研究 | 第13-14页 |
2.妈祖文化传播研究 | 第14-15页 |
3.妈祖庙宇研究 | 第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田野调查法 | 第15页 |
2.二重证据法 | 第15-16页 |
3.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4.交叉学科研究法 | 第16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妈祖文化在庙岛的传播原因 | 第17-25页 |
(一)妈祖文化的发展 | 第17-19页 |
(二)庙岛地理优势 | 第19页 |
(三)南北方交流增多 | 第19-20页 |
(四)历代王朝的敕封 | 第20-25页 |
第三章 妈祖文化在庙岛传播的表现 | 第25-45页 |
(一)妈祖文化在山东传播的范围 | 第25-27页 |
(二)妈祖文化在庙岛的传播 | 第27-41页 |
1.庙岛显应宫 | 第27-28页 |
2.显应宫宫庙的发展 | 第28-40页 |
3.庙岛显应宫的修缮与保护 | 第40-41页 |
(三)庙岛妈祖祭祀 | 第41-43页 |
(四)庙岛显应宫的其他节日活动 | 第43-45页 |
1.渔灯节 | 第43页 |
2.上元祭 | 第43-44页 |
3.盂兰盆会 | 第44页 |
4.成道祭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庙岛妈祖文化的特色 | 第45-57页 |
(一)庙岛妈祖文化有明显的道教、儒家思想色彩 | 第45-47页 |
1.从庙岛显应宫的金身妈祖像来看 | 第45-46页 |
2.从庙岛显应宫主持的法器——铜钵来看 | 第46-47页 |
(二)庙岛妈祖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 | 第47-48页 |
(三)庙岛显应宫独特的祭祀礼仪 | 第48-57页 |
1.传统官祭 | 第48-55页 |
2.普通民祭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庙岛妈祖文化的影响 | 第57-60页 |
(一)推动了妈祖文化的传播 | 第57-58页 |
(二)丰富了妈祖文化的内涵 | 第58页 |
(三)促进了妈祖文化产业的发展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