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安全与事故论文

基于响应面法模型修正的既有混凝土连续梁桥运营安全性能评估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概念和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概念第12页
        1.2.2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既有桥梁评估的概念与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1 既有桥梁评估的概念第16页
        1.3.2 既有桥梁承载能力评估的主要方法第16-18页
        1.3.3 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桥梁承载力评估第18-19页
    1.4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21页
        1.4.1 基于模型修正的桥梁承载力评估存在的问题第19页
        1.4.2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21页
第二章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静动载试验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试验桥结构概况第21-23页
    2.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静载试验第23-31页
        2.3.1 静载试验目的与项目第23-24页
        2.3.2 试验原则与加载安全控制第24-25页
        2.3.3 静载试验装置及设备第25-26页
        2.3.4 静载试验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第26-27页
        2.3.5 静力荷载试验效率第27-28页
        2.3.6 静载试验加载方案第28-30页
        2.3.7 静载试验成果第30-31页
    2.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动载试验第31-33页
        2.4.1 动载试验目的第31-32页
        2.4.2 动载试验仪器和测试方法第32页
        2.4.3 动载试验测点布置第32页
        2.4.4 动载试验成果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数值分析结果第35-51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5-43页
        3.2.1 单元选用简介第35-36页
        3.2.2 建模方式及建模参数第36-39页
        3.2.3 预应力钢筋及预应力的施加第39-40页
        3.2.4 网格划分与初始有限元模型第40-42页
        3.2.5 预应力与重力场作用第42-43页
    3.3 初始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结果与静动载试验实测结果的对比第43-50页
        3.3.1 挠度初始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第43-48页
        3.3.2 模态测试初始有限元模型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基于静动载试验数据的响应面法有限元模型修正第51-73页
    4.1 引言第51-52页
    4.2 基于响应面法模型修正的原理第52-56页
        4.2.1 响应面法基本原理第52-53页
        4.2.2 试验设计第53页
        4.2.3 参数显著性水平分析第53-54页
        4.2.4 响应面模型精度评价第54-55页
        4.2.5 响应面法模型修正的优化方法第55页
        4.2.6 基于响应面法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流程第55-56页
    4.3 基于响应面法模型修正的桥梁实际工作模型的建立第56-68页
        4.3.1 状态变量和目标函数第56-58页
        4.3.2 待修正参数筛选第58-62页
        4.3.3 响应面拟合第62-67页
        4.3.4 响应面精度评价第67页
        4.3.5 响应面优化计算第67-68页
    4.4 预应力大小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刚度的影响第68-69页
    4.5 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结果与静动载试验实测结果的对比第69-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基于模型修正的混凝土连续梁桥运营安全性能评估第73-85页
    5.1 引言第73页
    5.2 规范中结构校验系数的定义第73-74页
    5.3 基于模型修正的等代校验系数的提出第74-75页
    5.4 基于等代校验系数的桥梁承载力评估和验证第75-83页
        5.4.1 基于挠度的等代校验系数的应用和验证第75-80页
        5.4.2 基于应力的等代校验系数的应用和验证第80-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9页
    6.1 结论第85-86页
    6.2 展望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致谢第93-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地质勘察在贵广线三都隧道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爆破损伤初支滞后掌子面合理距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