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禽论文--鸭论文

山东地区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符号说明第5-9页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4页
    1.1 概述第12页
    1.2 病原学第12-17页
        1.2.1 分类第12-13页
        1.2.2 形态学第13页
        1.2.3 病毒基因组结构第13-14页
        1.2.4 黄病毒的理化特性第14-15页
        1.2.5 黄病毒的血凝特性第15页
        1.2.6 病毒的培养特性第15-16页
        1.2.7 鸭坦布苏病毒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流行病学第17-18页
        1.3.1 传染源第17-18页
        1.3.2 流行状况第18页
    1.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18-19页
        1.4.1 临床症状第18-19页
        1.4.2 剖检病变第19页
        1.4.3 病理组织学病变第19页
    1.5 诊断第19-22页
        1.5.1 病毒分离第20页
        1.5.2 电镜检测第20页
        1.5.3 分子生物学诊断第20-21页
        1.5.4 血清学检测第21-22页
    1.6 防控措施第22-23页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4-33页
    2.1 材料第24-25页
        2.1.1 实验地点第24页
        2.1.2 主要仪器第24-25页
        2.1.3 试验试剂第25页
    2.2 方法第25-33页
        2.2.1 病例搜集第25页
        2.2.2 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病鸭群的观察第25-26页
        2.2.3 病鸭的病理学观察第26-28页
            2.2.3.1 剖检病变观察第26页
            2.2.3.2 病理组织学观察第26-28页
        2.2.4 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第28页
        2.2.5 阻断ELISA方法步骤第28-29页
        2.2.6 病料的处理第29页
        2.2.7 病毒RNA的提取第29页
        2.2.8 样品的RT-PCR检测第29-31页
        2.2.9 胶回收产物与T载体连接以及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1-32页
        2.2.10 序列测定和结果分析第32-33页
3 结果第33-45页
    3.1 流行病学调查采样背景第33页
    3.2 临床症状及病理学观察第33-36页
        3.2.1 临床症状第33-34页
        3.2.2 剖检病变第34-35页
        3.2.3 病理组织学观察第35-36页
    3.3 DTMUV抗体竞争ELISA测定结果第36-40页
    3.4 分子病毒学检测结果第40-45页
        3.4.1 样品PCR的检测结果第40-42页
        3.4.2 部分样品E基因扩增结果第42-43页
        3.4.3 E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第43-45页
4 讨论第45-47页
5 结论第47-48页
6 参考文献第48-53页
7 致谢第53-54页
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鸡GnRHR-Ⅱ基因DNA甲基化特征及CpG-SNP与产蛋性状关联分析
下一篇:凋亡与自噬在铅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中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