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人格特质、结构需求与学业焦虑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1 焦虑的研究综述第11-16页
        1.1.1 焦虑的概念第11页
        1.1.2 焦虑理论第11-13页
        1.1.3 焦虑的类型第13页
        1.1.4 焦虑的测量第13-14页
        1.1.5 高中生焦虑研究现状第14-15页
        1.1.6 学业焦虑第15-16页
    1.2 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第16-19页
        1.2.1 人格的概念第16-17页
        1.2.2 人格的特质理论第17-18页
        1.2.3 人格特质的测量第18-19页
        1.2.4 高中生人格特质的研究现状第19页
    1.3 结构需求研究综述第19-22页
        1.3.1 结构需求的概念第19-20页
        1.3.2 结构需求的测量第20-21页
        1.3.3 结构需求的相关研究第21-22页
    1.4 高中生人格特质、结构需求与学业焦虑关系的研究第22-23页
    1.5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3-25页
        1.5.1 问题提出第23-24页
        1.5.2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5.2.1 理论意义第24-25页
            1.5.2.2 现实意义第25页
    1.6 本研究创新点第25-27页
第二章 高中生学业焦虑量表的编制第27-35页
    2.1 研究目的第27页
    2.2 研究方法第27-33页
        2.2.1 被试选取第27页
        2.2.2 研究工具第27页
        2.2.3 研究程序第27-29页
        2.2.4 统计方法第29-33页
    2.3 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高中生人格特质、结构需求与学业焦虑关系研究第35-51页
    3.1 研究目的第35页
    3.2 研究步骤第35页
    3.3 研究假设第35-36页
    3.4 研究方法第36-37页
        3.4.1 研究对象选取第36页
        3.4.2 研究工具第36-37页
        3.4.3 数据处理第37页
    3.5 研究结果第37-48页
        3.5.1 高中生学业焦虑的总体状况第37-38页
        3.5.2 高中生学业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第38-39页
        3.5.3 高中生人格特质总体状况第39-40页
        3.5.4 高中生人格特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第40-41页
        3.5.5 高中生结构需求总体状况第41-42页
        3.5.6 高中生结构需求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第42-43页
        3.5.7 高中生人格特质、结构需求与学业焦虑的相关分析第43-44页
        3.5.8 高中生人格特质、结构需求与学业焦虑的回归分析第44-47页
        3.5.9 高中生人格特质、结构需求与学业焦虑的中介效应分析第47-48页
    3.6 小结第48-51页
第四章 综合分析与讨论第51-61页
    4.1 高中生学业焦虑维度的探索与量表的编制第51页
    4.2 高中生学业焦虑现状分析第51-55页
        4.2.1 高中生学业焦虑的基本状况第51-52页
        4.2.2 高中生学业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2-55页
    4.3 高中生人格特质现状分析第55-56页
    4.4 高中生结构需求现状分析第56-57页
    4.5 高中生学业焦虑与人格特质、结构需求的关系分析第57-58页
        4.5.1 高中生学业焦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分析第57页
        4.5.2 高中生学业焦虑与结构需求的关系分析第57-58页
        4.5.3 高中生人格特质与结构需求的关系分析第58页
    4.6 高中生的结构需求在人格特质与学业焦虑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58-59页
    4.7 降低高中生学业焦虑的策略第59-61页
        4.7.1 学生个人层面第59-60页
        4.7.2 家庭层面第60页
        4.7.3 学校层面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5.1 研究结论第61-62页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附录第63-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5-77页
致谢第77-79页
个人简历第79-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惩罚对大学生道德伪善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图书馆地方法规调查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