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蜂针穴位点刺法与直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第14-15页
引言第15-17页
资料与方法第17-28页
    1 研究资料第17-19页
        1.1 病例来源第17页
        1.2 病例选择第17-19页
    2 临床分组第19页
        2.1 分组方法第19页
        2.2 随机方法第19页
        2.3 盲法第19页
    3 治疗方法第19-24页
        3.1 蜂针穴位第19-20页
        3.2 试验材料第20页
        3.3 操作方法第20-24页
    4 观察指标第24-26页
    5 疗效评定第26-27页
        5.1 疾病疗效评定第26页
        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26-27页
        5.3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27页
        5.4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第27页
    6 统计方法第27-28页
        6.1 数据整理第27页
        6.2 统计分析第27-28页
研究结果第28-39页
    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第28-30页
        1.1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第28-29页
        1.2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第29页
        1.3 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第29-30页
    2 治疗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比较第30-31页
    3 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比较第31-36页
    4 治疗结果第36-38页
        4.1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第36-37页
        4.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37-38页
    5 安全性评价第38-39页
讨论第39-46页
    1 蜂针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第39-41页
        1.1 抗炎镇痛作用第40-41页
        1.2 改善微循环作用第41页
        1.3 免疫调节作用第41页
    2 蜂针引起的过敏反应第41-42页
    3 蜂针刺法第42-44页
        3.1 蜂针穴位点刺法第42页
        3.2 蜂针直刺法第42-43页
        3.3 蜂针穴位点刺法较直刺法的优势第43-44页
    4 穴位的选择第44页
    5 研究结果第44-45页
        5.1 两组一般资料第44-45页
        5.2 两组实验室检查第45页
        5.3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第45页
        5.4 两组临床疗效第45页
            5.4.1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第45页
            5.4.2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第45页
    6 两组安全性评价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不足与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文献综述第52-67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刺结合闪火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温阳益气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