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管线工程论文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物有所值(VFM)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4-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VFM评价相关理论第18-26页
    2.1 PPP相关理论第18-21页
        2.1.1 PPP定义的界定第18-19页
        2.1.2 PPP融资模式的分类第19-21页
    2.2 VFM相关理论第21-24页
        2.2.1 VFM相关定义第21-23页
        2.2.2 VFM评价程序第23-24页
    2.3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VFM评价第24-25页
        2.3.1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特征第24-25页
        2.3.2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全寿命周期VFM评价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VFM驱动因素识别第26-40页
    3.1 驱动因素识别原则及步骤第26-27页
        3.1.1 驱动因素识别原则第26页
        3.1.2 驱动因素的识别步骤第26-27页
    3.2 驱动因素文献识别第27-29页
    3.3 VFM定性评价驱动因素第29-32页
    3.4 定量评价驱动因素第32-37页
        3.4.1 全生命周期定量评价流程第32-33页
        3.4.2 VFM定量评价构成和计算第33-36页
        3.4.3 定量评价驱动因素第36-37页
    3.5 驱动因素清单的确定第37-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VFM驱动因素分析第40-64页
    4.1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0-46页
        4.1.1 问卷设计第40页
        4.1.2 样本选取第40页
        4.1.3 问卷发放、回收第40-41页
        4.1.4 问卷信度检验第41页
        4.1.5 因子分析第41-46页
    4.2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46-61页
        4.2.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第46-47页
        4.2.2 理论分析第47-48页
        4.2.3 模型建立第48-50页
        4.2.4 数据收集与检验第50-53页
        4.2.5 参数估计第53页
        4.2.6 模型拟合第53-56页
        4.2.7 结果分析第56-61页
    4.3 驱动因素动态影响框架第61-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64-71页
    5.1 项目概况第64-65页
    5.2 项目VFM定性评价第65页
    5.3 项目VFM定量评价第65-67页
    5.4 驱动因素分析及提升VFM建议第67-71页
        5.4.1 驱动因素分析第67-68页
        5.4.2 提升项目VFM建议与措施第68-71页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1-73页
    研究结论第71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79页
附录B: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物有所值驱动因素访谈纲要第79-80页
附录C: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物有所值驱动因素重要程度调查问卷第80-84页
附录D:驱动因素分类后重要性程度调查问卷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既有砌体结构隔震加固钢—砌体组合托换梁受力性能及计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被动式建筑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