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快速城镇化给我国城镇发展带来的压力 | 第10页 |
1.1.2 新形势下的新决策——新型城镇化 | 第10-11页 |
1.1.3 小城镇的地位与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 | 第11页 |
1.1.4 主体功能区各司其职——培育西部城镇群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4.1 国外理论与实践 | 第13-16页 |
1.4.2 国内理论与实践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6 相关概念释义 | 第19-20页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7.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7.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新型城镇化下瞿昙镇发展现状及其问题解析 | 第22-52页 |
2.1 新型城镇化下青海省东部小城镇发展态势 | 第22-26页 |
2.1.1 青海省东部小城镇基础条件与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2.1.2 新型城镇化为青海省小城镇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24-26页 |
2.2 瞿昙镇发展现状解读 | 第26-47页 |
2.2.1 自然地理分布与资源禀赋 | 第26-34页 |
2.2.2 脆弱的地区生态环境 | 第34-36页 |
2.2.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第36-40页 |
2.2.4 镇村体系演变及其现状空间格局 | 第40-43页 |
2.2.5 人口流变下的劳动力与土地关系现状 | 第43-47页 |
2.3 瞿昙镇现状问题剖析与成因分析 | 第47-51页 |
2.3.1 瞿昙镇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 | 第47-49页 |
2.3.2 问题成因分析 | 第49-50页 |
2.3.3 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自然地理格局、历史格局与生态战略 | 第50-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3 瞿昙镇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第52-89页 |
3.1 内部因素约束下的瞿昙镇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第52-73页 |
3.1.1 自然地理格局影响下的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 第53-62页 |
3.1.2 历史格局演变下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保护与利用 | 第62-69页 |
3.1.3 人与耕地关系下支撑产业发展的劳动力研究 | 第69-73页 |
3.2 外部因素驱动下的瞿昙镇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第73-83页 |
3.2.1 退耕还林政策下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第74-79页 |
3.2.2 生态安全、食品安全战略下的产业空间布局 | 第79-83页 |
3.3 综合因素导致的产业发展战略 | 第83-87页 |
3.3.1 第一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生态农业 | 第83-84页 |
3.3.2 第二产业:保护区域生态系统,限制工业产业发展 | 第84页 |
3.3.3 第三产业: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 第84-85页 |
3.3.4 错位发展与整体协调的产业发展布局 | 第85-8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4 瞿昙镇镇域空间布局模式 | 第89-110页 |
4.1 瞿昙镇人.规模测算 | 第90-94页 |
4.1.1 依托“增长率”法的既有人.预测方法不适应性及其原因 | 第90-92页 |
4.1.2 适宜人与耕地关系的瞿昙镇人.规模测算 | 第92-94页 |
4.2 镇域空间体系支撑要素研究 | 第94-104页 |
4.2.1 自然地理格局要素 | 第94-96页 |
4.2.2 历史格局演进规律要素 | 第96-98页 |
4.2.3 时空距离与交通负荷要素 | 第98-99页 |
4.2.4 公共服务设施集约化度要素 | 第99-104页 |
4.3 镇村体系与基本居住空间组织单元 | 第104-108页 |
4.3.1 乡村居民点建设 | 第104-106页 |
4.3.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 第106页 |
4.3.3 两核多点、两轴一环、五区多园”的瞿昙镇镇村空间体系 | 第106-10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5 瞿昙镇镇区空间布局研究 | 第110-127页 |
5.1 老镇区空间 | 第110-116页 |
5.1.1 老镇区现状及现状问题总结 | 第110-112页 |
5.1.2 老镇区土地适用性评价 | 第112-115页 |
5.1.3 “一河两岸、一寺两山、山河融贯”的老镇区规划结构 | 第115-116页 |
5.2 新镇区空间 | 第116-120页 |
5.2.1 新镇区土地适用性评价 | 第117-119页 |
5.2.2 镇区建筑控制 | 第119-120页 |
5.3 双镇区空间布局 | 第120-125页 |
5.3.1 “新老分离,一镇两区”下的镇区规划结构 | 第120-121页 |
5.3.2 规划镇区各类用地 | 第121-124页 |
5.3.3 规划道路交通系统 | 第124页 |
5.3.4 规划镇区绿地系统 | 第124-12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6 结语 | 第127-130页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第127-12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7页 |
图表目录 | 第137-142页 |
图录 | 第137-140页 |
表录 | 第140-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