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3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3-16页 |
2 基础研究 | 第16-33页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6-19页 |
2.1.1 相关概念 | 第16页 |
2.1.2 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2 实践借鉴 | 第19-24页 |
2.2.1 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依安·波特基金会儿童公园 | 第19-21页 |
2.2.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乐园 | 第21-24页 |
2.3 儿童活动分析 | 第24-27页 |
2.3.1 年龄分组 | 第24-25页 |
2.3.2 行为心理活动特征 | 第25-27页 |
2.3.3 对活动空间的需求 | 第27页 |
2.4 儿童游憩空间分析 | 第27-30页 |
2.4.1 游憩空间的特征 | 第27-28页 |
2.4.2 游憩空间的类型 | 第28-30页 |
2.4.3 儿童与游憩空间的关系 | 第30页 |
2.5 儿童游憩空间的影响因素 | 第30-32页 |
2.5.1 地域气候影响 | 第31页 |
2.5.2 环境绿化影响 | 第31页 |
2.5.3 人的行为影响 | 第31-32页 |
2.5.4 其他因素 | 第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儿童游憩空间安全性评价体系构建 | 第33-52页 |
3.1 游憩空间安全性评价 | 第33-39页 |
3.1.1 评价目的 | 第33页 |
3.1.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3-37页 |
3.1.3 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2 实例分析 | 第39-50页 |
3.2.1 哈尔滨儿童公园 | 第40-44页 |
3.2.2 哈尔滨兆麟公园 | 第44-47页 |
3.2.3 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儿童游憩空间 | 第47-50页 |
3.3 三类儿童游憩空间的安全性对比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儿童游憩空间安全性设计及对策 | 第52-66页 |
4.1 场地选择 | 第52-53页 |
4.1.1 选址 | 第52-53页 |
4.2 交通设计 | 第53-55页 |
4.3 空间布局 | 第55-59页 |
4.3.1 空间功能划分 | 第55-56页 |
4.3.2 空间类型划分 | 第56-59页 |
4.4 绿化景观 | 第59-62页 |
4.4.1 绿化空间规划 | 第59-60页 |
4.4.2 植物配置与景观构成设计原则 | 第60-62页 |
4.4.3 植物种类选择 | 第62页 |
4.5 设施及小品 | 第62-64页 |
4.5.1 设施安全设计 | 第62-63页 |
4.5.2 小品安全布置 | 第63-64页 |
4.6 管理与维护安全对策 | 第64-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实例分析 | 第66-75页 |
5.1 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儿童游憩空间安全性分析 | 第66-70页 |
5.1.1 场地选择 | 第66-67页 |
5.1.2 交通设计 | 第67-68页 |
5.1.3 空间布局 | 第68页 |
5.1.4 绿化景观 | 第68-69页 |
5.1.5 设施及小品 | 第69页 |
5.1.6 管理与维护安全 | 第69-70页 |
5.2 太阳岛儿童游憩空间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及设计对策 | 第70-74页 |
5.2.1 场地选择 | 第70页 |
5.2.2 交通设计 | 第70-71页 |
5.2.3 空间布局 | 第71-73页 |
5.2.4 绿化景观 | 第73页 |
5.2.5 设施及小品 | 第73-74页 |
5.2.6 管理与维护安全对策 | 第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 第80-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