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两轮不稳定小车灵敏度分析及控制算法比较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两轮不稳定小车的研究意义第7-8页
   ·两轮不稳定小车的研究现状第8-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非线性系统线性化概述第11-12页
   ·灵敏度理论概述第1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两轮不稳定小车的总体系统设计第14-26页
   ·两轮不稳定小车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硬件部分第15-23页
     ·控制单元第16页
     ·驱动单元第16-18页
     ·传感器单元第18-20页
     ·外围电路板第20-23页
   ·软件实现第23-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两轮不稳定小车系统的模型与分析第26-42页
   ·系统模型的引入第26-29页
     ·小车的物理模型第26-27页
     ·非线性模型第27-29页
   ·系统模型线性化方法第29-36页
     ·泰勒级数展开线性化第29-32页
     ·模糊线性化第32-36页
     ·反馈线性化第36页
   ·系统分析第36-39页
     ·稳定性分析第36-38页
     ·能控性分析第38页
     ·能观性分析第38-39页
   ·小结第39-42页
第四章 灵敏度基本理论及控制算法介绍第42-62页
   ·引言第42-44页
   ·灵敏度函数和互补灵敏度函数第44-49页
     ·比较灵敏度函数与比较灵敏度算子第44-46页
     ·灵敏度函数和互补灵敏度函数的特性第46-48页
     ·输出反馈和状态反馈灵敏度函数第48-49页
   ·所选的几种典型控制算法介绍第49-60页
     ·极点配置控制第50-51页
     ·最优控制第51-53页
     ·变结构控制第53-58页
     ·模糊控制第58-60页
   ·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小车线性模型灵敏度分析及两个重要结构参数优化第62-68页
   ·线性化方法分析第62-63页
   ·小车结构参数优化第63-66页
     ·车体质量的灵敏度分析第63-65页
     ·质心高度的灵敏度分析第65-66页
   ·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小车控制系统灵敏度分析及控制器设计第68-86页
   ·状态反馈极点配置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分析第68-70页
   ·最优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分析第70-74页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第70-72页
     ·时间最优控制第72-74页
   ·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分析第74-79页
     ·等速趋近律变结构控制的灵敏度分析第74-76页
     ·指数趋近律变结构控制的灵敏度分析第76-78页
     ·准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器灵敏度分析第78-79页
   ·模糊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分析第79-82页
     ·三点线性化模型ANFIS第79-81页
     ·多点最优控制ANFIS第81-82页
   ·组合控制器设计第82-84页
   ·小结第84-86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86-88页
致谢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研究成果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DP点灯检查机电气控制系统研究(一)
下一篇:求解TSP的改进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