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自主式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移动机器人概述第9-12页
        1.1.1 移动机器人的历史第9-10页
        1.1.2 移动机器人的基本内容第10-12页
    1.2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2-16页
    1.3 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1 选题的意义第16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理论及算法第18-37页
    2.1 外界环境未知的路径规划的基本原理及算法第18-24页
        2.1.1 局部子目标的确定第19页
        2.1.2 场景预测与避障第19-20页
        2.1.3 局部路径规划第20-21页
        2.1.4 基于滚动窗口的路径规划算法第21页
        2.1.5 路径可行性第21-24页
    2.2 外界环境已知的全局路径规划的理论及算法第24-30页
        2.2.1 静态障碍物已知的路径规划理论及算法第24-26页
        2.2.2 已知障碍物的空间路径规划的进化理论及算法第26-30页
    2.3 其它情况下的路径规划理论及算法第30-36页
        2.3.1 模拟退火算法第30页
        2.3.2 基于神经网络的路径规划算法第30-33页
            2.3.2.1 单个障碍物的神经网络表示第30-32页
            2.3.2.2 多障碍物的神经网络表示第32-33页
        2.3.3 最短切线路径算法第33-36页
            2.3.3.1 算法的基本原理第33-34页
            2.3.3.2 多障碍物情况第34-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控制策略第37-46页
    3.1 多路冗余超声波避障控制策略第37-41页
        3.1.1 避障控制策略第37-39页
            3.1.1.1 基于障碍物信息深度的避障控制策略第37-38页
            3.1.1.2 基于障碍物区域避障控制策略第38-39页
        3.1.2 避障行为第39-41页
    3.2 驱动轮位置不同的控制策略第41-45页
        3.2.1 后两轮驱动的机器人数学模型第41-43页
            3.2.1.1 伪线性化跟踪控制的局限性第41页
            3.2.1.2 后退方法设计控制规律第41-43页
        3.2.2 前两轮驱动的机器人运动模型第43-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移动机器人实验样车的硬件设计及实现第46-63页
    4.1 实验样车硬件的总体设计及实现第46-47页
    4.2 TI的DSP芯片TMS320LF240的介绍第47-53页
        4.2.1 CPU模块第47-50页
        4.2.2 事件管理器模块第50-51页
        4.2.3 AD转换模块第51-53页
    4.3 检测电路的设计及实现第53-58页
        4.3.1 距离和障碍物检测第53-56页
        4.3.2 电机转速和位置检测第56-58页
    4.4 其它外围电路设计及实现第58-62页
        4.4.1 DSP工作电源的设计及实现第58页
        4.4.2 通信模块的设计及实现第58-59页
        4.4.3 显示模块的设计及实现第59-60页
        4.4.4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及实现第60页
        4.4.5 快速闪存RAM第60-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移动机器人实验样车的软件设计及实现第63-80页
    5.1 实验样车软件总体设计及实现第63-65页
    5.2 多路冗余超生波避障控制策略的软件设计及实现第65-70页
        5.2.1 多路超声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第65-66页
        5.2.2 多路超声波传感器避障控制策略的软件设计及实现第66-70页
    5.3 驱动轮位置不同的控制策略的软件设计及实现第70-73页
        5.3.1 前轮驱动的软件设计及实现第70页
        5.3.2 后轮驱动的软件设计及实现第70-72页
        5.3.3 PWM输出控制软件的设计及实现第72-73页
    5.4 与上位机实时通讯的软件设计及实现第73-76页
        5.4.1 初始化CAN控制器第73-74页
        5.4.2 CAN中断软件设计及实现第74-76页
    5.5 其它软件模块第76-79页
        5.5.1 初始化模块第76-77页
        5.5.2 转速采样模块第77-78页
        5.5.3 转速和测距显示模块第78-79页
    5.6 本章小节第79-80页
第六章 实验样车路径规划的实验结果分析第80-87页
    6.1 超声波测距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0-82页
    6.2 路径规划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2-85页
    6.3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7.1 结论第87-88页
    7.2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Linux智能仪器系统与USB通信实现研究
下一篇: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