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4-24页 |
0.1 蛹虫草 | 第14-18页 |
0.1.1 蛹虫草的生物学特征 | 第14-15页 |
0.1.2 蛹虫草的培养方式 | 第15-16页 |
0.1.3 蛹虫草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活性物质 | 第16-17页 |
0.1.4 蛹虫草的药理作用 | 第17-18页 |
0.2 虫草素 | 第18-23页 |
0.2.1 虫草素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0.2.2 虫草素的理化性质 | 第19页 |
0.2.3 虫草素的药理作用 | 第19-20页 |
0.2.4 虫草素的提取方法 | 第20-21页 |
0.2.5 虫草素的富集纯化方法 | 第21-22页 |
0.2.6 虫草素的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0.3 实验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第1章 蛹虫草活性成分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综合提取 | 第24-40页 |
1.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4-29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1.1.3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1.1.4 回流法提取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1.1.5 虫草素含量的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1.1.6 虫草多糖的含量测定 | 第26-28页 |
1.1.7 回流提取法提取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单因素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处理方法 | 第28页 |
1.1.8 闪式提取法提取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的研究 | 第28-29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29-38页 |
1.2.1 虫草素的液相色谱分析图谱 | 第29-32页 |
1.2.2 回流提取法提取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单因素处理结果 | 第32-33页 |
1.2.3 回流提取蛹虫草活性物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 | 第33-36页 |
1.2.4 闪式提取虫草素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1.2.5 闪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提取效果的比较 | 第37-38页 |
1.3 讨论 | 第38页 |
1.4 小结 | 第38-40页 |
第2章 虫草素纯化方法、结构确证的研究 | 第40-48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42-47页 |
2.2.1 虫草素自制样品的紫外全波长扫描 | 第42-43页 |
2.2.2 虫草素自制样品红外图谱 | 第43-44页 |
2.2.3 虫草素自制样品核磁图谱 | 第44-46页 |
2.2.4 自制样品高效液相图谱 | 第46-47页 |
2.3 讨论 | 第47页 |
2.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虫草素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 第48-57页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8-52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3.1.2 实验细胞株 | 第49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52-55页 |
3.2.1 MTT 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3.2.2 虫草素处理胃癌细胞的生长状态 | 第53-54页 |
3.2.3 细胞核的hoechst33342、PI 染色结果 | 第54-55页 |
3.2.4 DNA ladder 结果 | 第55页 |
3.3 讨论 | 第55-56页 |
3.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