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戴云山主峰北坡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2-21页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1.1.1 植物区系第13页
        1.1.2 高度级结构第13-14页
        1.1.3 生活型第14页
        1.1.4 生态位第14-15页
        1.1.5 垂直格局样地取样方法第15页
        1.1.6 物种多样性第15-18页
    1.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研究区概况第21-22页
    2.1 地理位置第21页
    2.2 地质地貌第21页
    2.3 气候第21页
    2.4 土壤第21页
    2.5 水文第21页
    2.6 植被第21-22页
3 研究方法第22-28页
    3.1 样地设置与调查第22页
    3.2 研究方法第22-28页
        3.2.1 植物区系成分的划分与聚类分析第22-23页
        3.2.2 群落物种数量特征分析方法第23页
        3.2.3 群落乔木径级与高度级分布特征第23-24页
        3.2.4 群落生活型划分与生活型谱图的绘制第24-25页
        3.2.5 群落物种生态位的计算第25-26页
        3.2.6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方法第26-28页
4 结果分析第28-64页
    4.1 戴云山北坡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区系特征第28-37页
        4.1.1 群落维管束植物种类组成第28-30页
        4.1.2 植物区系成分的海拔梯度格局第30-36页
        4.1.3 基于植物区系成分的聚类分析第36-37页
    4.2 戴云山北坡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特征第37-40页
        4.2.1 群落乔木层主要物种重要值第37-38页
        4.2.2 群落灌木层主要物种重要值第38-40页
        4.2.3 群落草本层主要物种重要值第40页
    4.3 戴云山北坡不同海拔乔木径级的垂直分布格局第40-42页
        4.3.1 不同海拔乔木径级的结构第40-42页
        4.3.2 海拔梯度对乔木胸径生长的影响第42页
    4.4 戴云山北坡不同海拔乔木高度级的垂直分布格局第42-46页
        4.4.1 不同海拔乔木高度级内个体数的分布第42-44页
        4.4.2 不同海拔乔木高度级个体数结构动态评价第44-45页
        4.4.3 不同海拔乔木物种对高度级的分享度第45-46页
    4.5 戴云山北坡植物群落生活型特征第46-49页
        4.5.1 北坡群落生活型特征第46-47页
        4.5.2 群落生活型构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第47-49页
    4.6 戴云山北坡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第49-55页
        4.6.1 北坡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分析第49-51页
        4.6.2 北坡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重叠第51-53页
        4.6.3 北坡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相似度第53-55页
    4.7 戴云山北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变化格局第55-60页
        4.7.1 物种丰富度第55-56页
        4.7.2 α多样性第56-58页
        4.7.3 β多样性第58-60页
    4.8 戴云山南、北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的差异第60-64页
5 结论第64-66页
6 讨论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蝉次目昆虫消化系统与排泄系统比较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研究(昆虫纲:半翅目)
下一篇: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研究--以ST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