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产品召回制度的界定 | 第12-18页 |
1.1 产品召回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 产品召回的特征 | 第13-15页 |
1.3 产品召回与有关概念的区别 | 第15-18页 |
1.3.1 产品召回与强制收回的区别 | 第15-16页 |
1.3.2 产品召回和"三包"不同 | 第16页 |
1.3.3 产品召回与"售后服务"的区别 | 第16-18页 |
2 国外产品召回制度比较 | 第18-26页 |
2.1 国外产品召回制度之实体法比较 | 第18-20页 |
2.1.1 责任主体之比较 | 第18-19页 |
2.1.2 归责原则之比较 | 第19-20页 |
2.2 国外产品召回制度之程序法比较 | 第20-26页 |
2.2.1 发达国家召回主管机关的比较 | 第20-22页 |
2.2.2 发达国家召回制度中召回形式之比较 | 第22-23页 |
2.2.3 具体实施程序的比较 | 第23-26页 |
3 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3.1 我国产品召回的现状 | 第26-28页 |
3.1.1 法律规定 | 第26-27页 |
3.1.2 国内企业召回案例 | 第27-28页 |
3.2 我国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2.1 现有法律规定不明确 | 第28-29页 |
3.2.2 主管部门分工不明确 | 第29-31页 |
4 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完善 | 第31-37页 |
4.1 科学确立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原则 | 第31-32页 |
4.1.1 开发缺陷抗辩应具有相对性原则 | 第31-32页 |
4.1.2 坚持同一性原则 | 第32页 |
4.2 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具体构建 | 第32-37页 |
4.2.1 明确政府在产品召回中的职责 | 第32-34页 |
4.2.2 产品召回标准的确定 | 第34页 |
4.2.3 确定产品召回的方式 | 第34-35页 |
4.2.4 产品召回制度中的权利义务构架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