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新型若丹宁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8-45页
    1 抗菌药物的介绍第18-42页
        1.1 传统抗菌药物的分类第18-24页
            1.1.1 干扰细菌细胞壁生物合成的药物第18-20页
            1.1.2. 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药物第20-22页
            1.1.3. 抑制DNA和RNA合成的药物第22-23页
            1.1.4. 抑制叶酸合成的药物第23-24页
        1.2 新靶点抑制剂第24-30页
            1.2.1 FabH和FabI抑制剂第24-26页
            1.2.2. RNA聚合酶抑制剂第26-27页
            1.2.3. 蛋氨酰-tRNA合成酶抑制剂第27页
            1.2.4. 肽聚糖生物合成酶抑制剂第27-28页
            1.2.5. 蛋白激酶抑制剂第28-29页
            1.2.6. 抗毒力药第29-30页
        1.3 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的紧迫性第30-31页
        1.4 新型抗菌药物的的最新研发动态第31-42页
            1.4.1 近期被批准的抗菌药物第31-35页
            1.4.2 正被研发中的用于对抗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药物第35-40页
                1.4.2.1 正处于FDA批准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抗菌药物第35-38页
                1.4.2.2 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的抗菌药物第38页
                1.4.2.3 正在进行Ⅱ期临床研究的抗菌药物第38-39页
                1.4.2.4 已完成Ⅰ期临床研究的抗菌药物第39页
                1.4.2.5 正在进行Ⅰ期临床研究的抗菌药物第39-40页
            1.4.3 正在研发中的用于对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药物第40-42页
                1.4.3.1 正在进行Ⅱ期临床研究的抗菌药物第40-41页
                1.4.3.2 正在进行Ⅰ期临床试验的抗菌药物第41页
                1.4.3.3 正处于临床前期研究的抗菌药物第41-42页
        1.5 小结第42页
    2.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目的第42-43页
    3.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意义第43-45页
第二章 含有查尔酮片段的若丹宁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菌作用研究第45-68页
    1 化合物的设计第45-47页
    2 合成实验部分第47-57页
        2.1. 仪器和试剂第47页
        2.2 中间体的合成第47-48页
            2.2.1 若丹宁衍生物(4)的合成通法第47页
            2.2.2 化合物3的合成第47-48页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48-57页
            2.3.1 化合物8的合成第48-50页
            2.3.2 化合物9的合成第50-52页
            2.3.3 化合物12的合成第52-53页
            2.3.4 化合物14的合成第53-55页
            2.3.5 化合物13的合成第55页
            2.3.6 化合物15的合成第55-57页
    3 药理实验部分第57-67页
        3.1 体外抗菌活性的评价第57-66页
        3.2 体外细胞毒性的评价第66-67页
    4 小结第67-68页
第三章 含有2-苯氧基-1-苯乙酮片段的若丹宁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菌作用研究第68-91页
    1 化合物的设计第68-69页
    2 合成实验部分第69-82页
        2.1. 仪器和试剂第69页
        2.2 中间体的合成第69页
            2.2.1 化合物16的合成第69页
            2.2.2 化合物17的合成第69页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69-82页
            2.3.1 化合物18的合成第69-71页
            2.3.2 化合物19的合成第71-73页
            2.3.3 化合物20的合成第73-76页
            2.3.4 化合物21的合成第76-79页
            2.3.5 化合物22的合成第79-82页
    3 药理实验部分第82-90页
        3.1 体外抗菌活性的评价第82-89页
        3.2 体外细胞毒性的评价第89-90页
    4 小结第90-91页
第四章 含有N-苯基吡唑片段的若丹宁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菌作用研究第91-131页
    1 化合物的设计第91-92页
    2 合成实验第92-118页
        2.1. 仪器和试剂第92-93页
        2.2 中间体的合成第93页
            2.2.1 化合物23的合成第93页
            2.2.2 化合物24的合成第93页
            2.2.3 化合物25的合成第93页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93-118页
            2.3.1 化合物26的合成第93-96页
            2.3.2 化合物27的合成第96-100页
            2.3.3 化合物28的合成第100-104页
            2.3.4 化合物29的合成第104页
            2.3.5 化合物30a的合成第104-105页
            2.3.6 化合物31a的合成第105页
            2.3.7 化合物32的合成第105-106页
            2.3.8 化合物33的合成第106页
            2.3.9 化合物34的合成第106-110页
            2.3.10 化合物35的合成第110-113页
            2.3.11 化合物36的合成第113-117页
            2.3.12 化合物37的合成第117-118页
    3 药理实验第118-130页
        3.1 体外抗菌活性的评价第118-129页
        3.2 体外细胞毒性的评价第129-130页
    4 小结第130-131页
第五章 总结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41-143页
附录B (课题来源)第143-144页
附录C (部分化合物的~1H-NMR、MS和~(13)C-NMR图)第144-263页

论文共2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股市异质期望与资产定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社区的高危妊娠筛查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