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市场化与收入性别不平等”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目录第12-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43页
    1.1 市场化与收入性别不平等的争论第14-36页
        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性别不平等扩大第14-16页
        1.1.2 争论的产生:市场化增大了性别不平等吗?第16-27页
        1.1.3 争论的根源:对“市场化”和“性别不平等”测量的不一致第27-36页
    1.2 社会资本是市场化与收入性别不平等争论中的重要变量第36-39页
        1.2.1 社会资本概念与资源(收入)分配的实际结构相符第36-38页
        1.2.2 社会资本与收入、性别和市场化的相关关系已有实证支持第38-39页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证价值第39-43页
        1.3.1 在把握社会资本概念本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资本理论的整合第39页
        1.3.2 为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事实的解释能力提供实证支持第39-43页
第二章 文献述评第43-97页
    2.1 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质第43-51页
        2.1.1 社会资本是展示资源分配规则的理论第43-45页
        2.1.2 影响资源借用效果的因素:关系强度、阶层位置、网络位置第45-50页
        2.1.3 资源“嵌入性”的表达:是“涉取”还是“动员”第50-51页
    2.2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趋势第51-63页
        2.2.1 社会资本理论正逐渐呈现出从“零散”走向“合一”的可能性第51-61页
        2.2.2 社会资本理论应用领域需要拓展第61-63页
    2.3 社会资本在收入、性别、市场化领域中的实证结果第63-95页
        2.3.1 社会资本与收入第63-75页
        2.3.2 社会资本与性别第75-84页
        2.3.3 社会资本与市场化第84-95页
    2.4 总结:社会资本有必要也有可能被引入争论中第95-97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97-110页
    3.1 研究框架第97-98页
    3.2 研究假设第98-100页
        3.2.1 市场化与两性社会资本的动员及回报第99页
        3.2.2 市场化对收入性别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社会资本在其中的作用第99-100页
    3.3 统计模型第100-103页
        3.3.1 交互分析第100-101页
        3.3.2 多元回归分析第101页
        3.3.3 多元回归的基准模型、嵌套模型和完全模型第101-103页
    3.4 变量操作化第103-107页
        3.4.1 因变量第103-105页
        3.4.2 自变量第105-107页
    3.5 数据资料来源第107-110页
第四章 统计结果与发现第110-130页
    4.1 社会资本动员支持“市场化增加性别不平等”的预设第110-116页
        4.1.1 市场化减小了女性社会资本动员的频率第110-112页
        4.1.2 市场化减小了女性社会资本动员的回报第112-116页
    4.2 市场化对收入性别不平等的影响及社会资本在其中的地位第116-127页
        4.2.1 市场化稍微增大了收入性别不平等第116-122页
        4.2.2 以性别解释力估计市场化与性别不平等的关系第122-124页
        4.2.3 社会资本动员对“女性收入低于男性”有解释力第124-126页
        4.2.4 社会资本动员 D 值的变化仍支持“市场化增大性别不平等”预设第126-127页
    4.3 社会资本动员解释力有直接指示性别不平等的作用第127-130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130-138页
    5.1 市场化稍微增大了收入性别不平等第130-131页
    5.2 社会资本是市场化与收入性别不平等争论的重要变量第131-134页
        5.2.1 社会资本对收入有正向且显著的影响第131-132页
        5.2.2 社会资本与性别不平等存在敏锐的对应性第132-133页
        5.2.3 市场化增加了社会资本的“认可度”降低了其“含金量”第133-134页
    5.3 紧扣资源的社会资本理论具有更延展的生命力第134-136页
        5.3.1 社会资本概念的本质是“资源”第134-135页
        5.3.2 紧扣资源的社会资本联通了市场化和社会不平等研究第135-136页
    5.4 研究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第136-138页
        5.4.1 研究不足第136页
        5.4.2 本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1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51-15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152-153页
致谢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森林火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两种常用季铵盐型抗菌单体抗菌性能、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及其细胞毒性机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