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 第10-16页 |
1.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3页 |
1.1.1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解决的主要形式 | 第10-11页 |
1.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立法的发展 | 第11-13页 |
1.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基本情况 | 第13-16页 |
1.2.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台 | 第13-14页 |
1.2.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1.2.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缺陷 | 第15-16页 |
第2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立法现状 | 第16-22页 |
2.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立法的法律渊源 | 第16-18页 |
2.1.1 宪法、法律渊源 | 第16页 |
2.1.2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渊源 | 第16-18页 |
2.2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立法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1 人皆有生存权 | 第18页 |
2.2.2 社会连带思想 | 第18页 |
2.2.3 社会公平与正义 | 第18-19页 |
2.3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特征 | 第19-20页 |
2.4 《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相关规定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立法问题分析 | 第22-29页 |
3.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22-27页 |
3.1.1 立法滞后,法律效力低 | 第22-23页 |
3.1.2 立法层次无序,立法体制不规范 | 第23页 |
3.1.3 立法规定过时,可操作性差 | 第23-24页 |
3.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 | 第24-26页 |
3.1.5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目标人群定位出现偏差 | 第26页 |
3.1.6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中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差 | 第26-27页 |
3.2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立法存在缺陷的原因 | 第27-29页 |
3.2.1 经济原因 | 第27页 |
3.2.2 政治原因 | 第27-29页 |
第4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的完善 | 第29-38页 |
4.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29-32页 |
4.1.1 农村养老保险立法法律化、渐进化 | 第29-30页 |
4.1.2 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公平化 | 第30-31页 |
4.1.3 农村养老保险立法普遍化 | 第31-32页 |
4.2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应当完善措施 | 第32-33页 |
4.2.1 进一步扩大财政投入 | 第32页 |
4.2.2 扩大统筹范围,实现灵活接转 | 第32页 |
4.2.3 进一步规范基金运转,理顺管理体 | 第32-33页 |
4.3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结构 | 第33页 |
4.4 《农村养老保险法》立法内容 | 第33-38页 |
4.4.1 农村养老保险法适用范围和对象 | 第33-34页 |
4.4.2 农村养老基金的筹集 | 第34-35页 |
4.4.3 农村养老基金的给付条件 | 第35页 |
4.4.4 农村养老基金的管理与运营 | 第35-36页 |
4.4.5 农村养老保险机构的设置 | 第36页 |
4.4.6 争议的处理及法律责任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