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导论 | 第8-1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目的 | 第9-10页 |
| 1.3 文章框架 | 第10页 |
| 1.4 可能的创新点、文章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10-12页 |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 1.4.2 本文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11-12页 |
| 2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基本理论 | 第12-18页 |
| 2.1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 | 第12-14页 |
| 2.1.1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定义 | 第12-13页 |
| 2.1.2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对比 | 第13-14页 |
| 2.2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 2.2.1 契约理论和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5-16页 |
| 2.2.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6-18页 |
| 3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中外研究综述 | 第18-25页 |
| 3.1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中外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 3.1.1 自愿性信息披露内容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 3.1.2 自愿性信息披露评价方法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 3.2 网站信息披露的中外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 4 中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对比 | 第25-35页 |
| 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28页 |
|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28页 |
| 4.3 统计结果 | 第28-35页 |
| 5 中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35-42页 |
| 5.1 中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环境差异 | 第35-38页 |
| 5.1.1 经济环境差异 | 第35-36页 |
| 5.1.2 经济环境差异 | 第36-38页 |
| 5.2 信息“制造者”角度的差异 | 第38-39页 |
| 5.3 信息“消费者”角度的差异 | 第39-42页 |
| 5.3.1 “消费者”素质差异 | 第39-40页 |
| 5.3.2 机构投资者方面的差异 | 第40-42页 |
| 6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借鉴研究 | 第42-45页 |
| 6.1 改善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环境 | 第42-43页 |
| 6.2 改善信息“制造者”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3-44页 |
| 6.3 培育有效的信息“消费者” | 第44-45页 |
| 附录 | 第45-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55-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