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情志病症及柴胡剂对情志病症辨证论治思维的研究
| 提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情志病症的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3页 |
| 1 现代医学对情志病症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 2 中医学对情志病症诊疗相关文献的梳理 | 第10-13页 |
| 2.1 专病专方 | 第10页 |
| 2.2 中西结合 | 第10-11页 |
| 2.3 辨证论治 | 第11-13页 |
| 第二部分 《伤寒论》情志病症辨证论治思维研究 | 第13-41页 |
| 1 《伤寒论》常见情志病症分析 | 第13-36页 |
| 1.1 烦躁 | 第13-25页 |
| 1.2 谵语 | 第25-30页 |
| 1.3 狂证 | 第30-33页 |
| 1.4 失眠 | 第33-36页 |
| 2 《伤寒论》柴胡剂类方及其方药的分析 | 第36-41页 |
| 2.1 柴胡剂与方解 | 第36-39页 |
| 2.2 柴胡剂与和解法 | 第39页 |
| 2.3 柴胡剂与衍化方 | 第39-41页 |
| 第三部分 台湾情志病症现状和医案研究 | 第41-50页 |
| 1 台湾地区情志病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 第41-42页 |
| 2 台湾地区情志病症辨治的临床研究 | 第42-44页 |
| 2.1 江裕阳经验 | 第42页 |
| 2.2 梅翔医案 | 第42-43页 |
| 2.3 张步桃医案 | 第43-44页 |
| 3 本人以柴胡剂治疗情志病症医案举例 | 第44-50页 |
| 3.1 郁症 | 第44-45页 |
| 3.2 烦躁 | 第45-47页 |
| 3.3 不寐 | 第47-50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50-53页 |
| 1 辨证——常变思维 | 第50-51页 |
| 2 病机——肝气郁滞 | 第51-52页 |
| 3 治法——和解疏泄 | 第52-53页 |
| 结语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查新报告 | 第62-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