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言 | 第9-22页 |
1. 普罗提诺:柏拉图主义者亦或一元论者? | 第9-12页 |
2. 灵魂学说的双重视角与柏拉图主义一元论 | 第12-15页 |
3. 既有研究路径与方法论说明 | 第15-19页 |
注释 | 第19-22页 |
引子:苏格拉底转向与柏拉图主义灵魂学说 | 第22-34页 |
注释 | 第31-34页 |
第一章 灵魂作为本体 | 第34-71页 |
1. 流溢与回转:从本体学说到灵魂学说 | 第35-53页 |
1.1. 本体之“一元三层”或“三本体” | 第35-42页 |
1.2. 流溢论考察:流溢与一生多 | 第42-47页 |
1.3. 从流溢到回转 | 第47-53页 |
2. 灵魂本体的双重向度 | 第53-64页 |
2.1. 流溢说与“灵魂生产自然” | 第53-57页 |
2.2 灵魂的本性 | 第57-64页 |
注释 | 第64-71页 |
第二章 灵魂与宇宙大全 | 第71-114页 |
1. 大全灵魂与个体灵魂——普罗提诺对于斯多亚学派的选择性吸收 | 第72-88页 |
1.1. 大全与万物 | 第72-76页 |
1.2. “大全灵魂”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 | 第76-88页 |
1.2.1. 对“一切灵魂之同一”的首肯 | 第77-83页 |
1.2.2. “完全混合”与“通感” | 第83-88页 |
2. 整全灵魂与部分中的灵魂——普罗提诺对于斯多亚学派的批判与修正 | 第88-106页 |
2.1. 整全与部分 | 第88-92页 |
2.2. 灵魂与身体 | 第92-106页 |
2.2.1. 对“灵魂是一种身体”的驳斥 | 第93-101页 |
2.2.2. 灵魂的“无所感受” | 第101-106页 |
注释 | 第106-114页 |
第三章 灵魂与努斯 | 第114-187页 |
1. “灵魂中的努斯”——普罗提诺对于亚里士多德的选择性吸收 | 第115-142页 |
1.1. ο εν ψυχη νουζ:“灵魂之思”或“灵魂中的努斯” | 第115-121页 |
1.2. “灵魂中的努斯”与“成为像神一样” | 第121-142页 |
1.2.1. 质形论背景与“灵魂中的努斯” | 第122-125页 |
1.2.2. 努斯的完全实现——对于《灵魂论》Ⅲ.5的解读 | 第125-136页 |
1.2.3. “灵魂中的努斯”作为中间环节 | 第136-142页 |
2. “个体努斯”——普罗提诺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与修正 | 第142-174页 |
2.1. “灵魂中的努斯”与自我认识的双重性 | 第143-149页 |
2.2. “是否有个体之形相?”——对于《九章集》Ⅴ.7的考察 | 第149-156页 |
2.3. 沉思、创制与个体努斯 | 第156-174页 |
2.3.1. 创制与沉思的同一 | 第157-163页 |
2.3.2. 个体灵魂与个体努斯 | 第163-174页 |
注释 | 第174-187页 |
第四章 “灵魂之双重向度”与“作为居间者的灵魂” | 第187-234页 |
1. 《蒂迈欧》中的居间者灵魂 | 第188-193页 |
2. 灵魂的双重向度与创世神话的本体论解读 | 第193-217页 |
2.1. 个体灵魂之创制——普罗提诺对于《蒂迈欧》创世神话第一轮叙述的解读 | 第194-201页 |
2.2. 载体与质料——普罗提诺对于《蒂迈欧》创世神话第二轮叙述的解读 | 第201-217页 |
3. 《政制》-《蒂迈欧》中的哲人灵魂 | 第217-228页 |
注释 | 第228-234页 |
结语:灵魂的上升、内转与回转 | 第234-239页 |
注释 | 第238-239页 |
参考文献 | 第239-248页 |
后记 | 第248-2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