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动态阻抗匹配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1.1.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意义 | 第12-13页 |
1.1.2 动态阻抗匹配的意义 | 第13页 |
1.2 动态阻抗匹配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 电动汽车电池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阻抗分析 | 第19-33页 |
2.1 无线充电电源端阻抗特性 | 第19页 |
2.2 负载端电池的阻抗特性 | 第19-24页 |
2.2.1 锂电池的阻抗特性 | 第19-21页 |
2.2.2 铅酸蓄电池阻抗特性 | 第21-24页 |
2.3 铅酸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选择 | 第24-29页 |
2.3.1 内阻模型 | 第24-25页 |
2.3.2 阻容模型 | 第25-26页 |
2.3.3 PNGV和GNL模型 | 第26-28页 |
2.3.4 改进的新型等效电路模型 | 第28-29页 |
2.4 蓄电池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仿真实现 | 第29-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阻抗匹配网络设计 | 第33-53页 |
3.1 阻抗匹配的概念与分类 | 第33-34页 |
3.2 阻抗匹配原理 | 第34-36页 |
3.3 Smith圆图的匹配 | 第36-41页 |
3.3.1 Smith圆图 | 第36-40页 |
3.3.2 利用Smith圆图进行静态阻抗匹配 | 第40-41页 |
3.4 阻抗匹配网络的分类及选择 | 第41-45页 |
3.4.1 变压器阻抗变换电路 | 第42-43页 |
3.4.2 电容、电感分压式电路 | 第43页 |
3.4.3 Γ型、T型、Π型选型匹配网络 | 第43-45页 |
3.5 改进的Γ型阻抗匹配网络及其参数估算 | 第45-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动态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的设计 | 第53-69页 |
4.1 动态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的建立 | 第53-55页 |
4.2 动态阻抗匹配系统检测方案 | 第55-58页 |
4.3 动态阻抗匹配系统的控制方案 | 第58-67页 |
4.3.1 使用继电器开关阵列控制方案 | 第58-60页 |
4.3.2 步进电机控制方案 | 第60-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阻抗匹配优化算法 | 第69-79页 |
5.1 坐标轮换法 | 第69-70页 |
5.2 最速下降法 | 第70-71页 |
5.3 模拟退火算法 | 第71-73页 |
5.4 粒子群算法 | 第73-75页 |
5.5 改进的阻抗匹配优化算法 | 第75-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页 |
6.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